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物流业及“营改增”政策综述 | 第18-28页 |
·物流业概述 | 第18-23页 |
·物流业的概念 | 第18-19页 |
·物流业的构成 | 第19-20页 |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 第20-21页 |
·物流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营改增”的政策背景及内容 | 第23-26页 |
·“营改增”的政策背景分析 | 第23-24页 |
·物流业“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物流业纳入“营改增”的原因 | 第25-26页 |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第3章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分析 | 第28-38页 |
·“营改增”对物流业的积极意义 | 第28-29页 |
·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物流业税负 | 第28页 |
·加强物流业分工与协作,加速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 | 第28-29页 |
·提高征管效率,减少纳税风险 | 第29页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 | 第29-35页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29-31页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 第31-32页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利润的影响 | 第32-34页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34页 |
·“营改增”对不同层次物流企业的影响 | 第34-35页 |
·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的困境分析 | 第35-38页 |
·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且增幅显著 | 第35-36页 |
·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不统一,业务难区分 | 第36页 |
·增值税发票不易管理,加大财管工作难度 | 第36-37页 |
·会计核算的难度加大,财务人员须谨慎 | 第37-38页 |
第4章 “营改增”对新宁物流有限公司的影响 | 第38-43页 |
·新宁物流有限公司概况 | 第38页 |
·“营改增”对新宁公司的影响 | 第38-41页 |
·“营改增”对新宁公司税负的影响 | 第38-41页 |
·“营改增”对新宁物流利润的影响 | 第41页 |
·新宁物流公司“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 | 第41-43页 |
·税负不减反增 | 第41-42页 |
·交通运输和服务业务难以区分,税率过高 | 第42页 |
·抵扣项目不足,难以抵消税率提高部分 | 第42-43页 |
第5章 “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 第43-49页 |
·在税务筹划方面的应对措施 | 第43-44页 |
·积极争取各类进项税抵扣,充分利用差额纳税 | 第43-44页 |
·恰当掌握抵扣增值税的时机 | 第44页 |
·充分利用出台的过渡性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 第44页 |
·在内部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 | 第44-46页 |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符合增值税要求的内控制度 | 第45页 |
·梳理业务流程和业务属性,防止混业经营带来的税务风险 | 第45-46页 |
·做好“营改增”后税务风险评估工作 | 第46页 |
·在经营模式方面的应对措施 | 第46-49页 |
·合理利用纳税人身份 | 第46-47页 |
·选择合适的采购时间 | 第47页 |
·对存量固定资产金融创新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