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研究第13页
     ·有机碳自身难降解性的研究第13-14页
     ·土壤可矿化碳的研究第14-15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试验材料第17页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试验设计第17页
   ·试验方法第17-20页
     ·样品采集第17-18页
     ·有机碳的测定第18页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测定第18页
     ·有机碳组分的提取和测定第18-19页
     ·有机碳活性、难降解指数的计算第19页
     ·土壤潜在可矿化碳库特征的测定第1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9-20页
第3章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变化特征第20-26页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机械稳定性变化特征第20-21页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第20-21页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分布特征第21页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第21-24页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变化特征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4章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变化特征第26-34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6-29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0-2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20-4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40-6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第29-31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难降解性的影响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5章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第34-40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34页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的影响第34-37页
     ·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变化第34-35页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第35页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率第35-36页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第36-37页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的土壤呼吸熵变化特征第37-38页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5页
   ·结论第40-43页
   ·讨论第43-44页
   ·研究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 简介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户视角的塔城草原生态补偿效益研究
下一篇:不同生物碳对滴灌棉田土壤磷素及磷肥利用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