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综述 | 第14-16页 |
·综述总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态补偿效益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19-26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生态补偿理论 | 第19页 |
·生计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基于农户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偿指标体系 | 第20-26页 |
·农户资本指标 | 第21-23页 |
·农户行为指标 | 第23页 |
·农户效用指标 | 第23-24页 |
·草原生态补偿的综合效益 | 第24页 |
·草原生态补偿效益研究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概况 | 第26-33页 |
·塔城概况 | 第26-29页 |
·草地利用现状及载畜量 | 第27页 |
·草场确权承包现状 | 第27-28页 |
·草地保护建设现状 | 第28页 |
·畜牧业生产现状 | 第28-29页 |
·草原监理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现状 | 第29页 |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 第29-33页 |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实地调研情况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农户视角的塔城草原生态补偿效益分析 | 第33-48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第33-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调查样本特征 | 第33-34页 |
·指标统计分析 | 第34-40页 |
·农户生计资本指标 | 第34-37页 |
·农户行为指标 | 第37-39页 |
·农户效用指标 | 第39-40页 |
·指标体系设定与数据测算 | 第40-44页 |
·系统指标的构建 | 第40-42页 |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确定指标权向量 | 第42-44页 |
·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益分析 | 第44-48页 |
·生态补偿对农户资本的效益分析 | 第44-45页 |
·生态补偿对农户行为的效益分析 | 第45-46页 |
·生态补偿对农户效用的效益分析 | 第46-47页 |
·生态补偿总体效益评估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益分析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第48-53页 |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的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塔城草原生态恢复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 第48页 |
·牧民家庭经济状况逐年改善 | 第48页 |
·禁牧后社会保障落实及时 | 第48-49页 |
·塔城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9-53页 |
·草原生态恢复缓慢 | 第49-50页 |
·补偿标准低导致资本效益不高 | 第50页 |
·补偿形式缺乏针对性 | 第50-51页 |
·政策的不稳定性影响牧民的积极性 | 第51页 |
·政策实施缺乏长期规划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3-58页 |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 第53-54页 |
·细化补偿政策相关内容 | 第53页 |
·因地制宜选择草原生态补偿的形式 | 第53-54页 |
·为牧民提供多种类型的补偿 | 第54页 |
·增强政策执行力 | 第54-55页 |
·完善工作人员奖励制度 | 第54-55页 |
·加强监督检查管理 | 第55页 |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55-56页 |
·多渠道获取补偿资金 | 第55-56页 |
·建立国家政策性草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第56页 |
·增强草原生态补偿的实际效率 | 第56-58页 |
·利用对.援疆的历史契机 | 第56页 |
·突出重点,专项治理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6页 |
附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