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动物形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价值第11-12页
  (二)现实意义第12页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整体研究第12-13页
  (二)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的个案研究第13-14页
  (三)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动物形象分析第14-15页
 三、研究目标与思路第15-16页
  (一)研究目标第15页
  (二)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一章 民族文化载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动物第16-29页
 一、少数民族的图腾第16-22页
  (一)蒙古族的图腾——狼第16-18页
  (二)土家族的图腾——白虎第18-21页
  (三)鄂温克族的图腾——熊第21-22页
 二、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第22-29页
  (一)鄂温克文化的象征——鹿第22-24页
  (二)蒙古族草原文化符号——骆驼第24-26页
  (三)土家族文化的化身——犬第26-29页
第二章 自然的精灵:作为生态系统圈中的动物第29-41页
 一、生态的“破坏者”第29-32页
  (一)沙鼠第29-31页
  (二)野猪第31-32页
 二、生态的“保护者”第32-35页
  (一)沙狐第32-34页
  (二)红豺第34-35页
 三、珍贵资源的“供应者”第35-39页
  (一)蛇第36-38页
  (二)香獐子第38-39页
 四、失去家园的“侵犯者”——老虎第39-41页
第三章 神性的生灵:作为具有独立生命价值的动物第41-53页
 一、可爱的生灵第41-45页
  (一)熊猫第42-43页
  (二)狗熊第43-45页
 二、可敬的生灵第45-49页
  (一)金丝猴第45-47页
  (二)苍鹰第47-49页
 三、感恩的生灵——狼第49-50页
 四、不可侮的生灵——鱼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间词话》中“境界”理论的审视
下一篇:论萧红小说的乡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