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JRL凝集素基因的表达及TaJRL2.1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缩略词表第19-21页
第一章 JRL类凝集素的研究进展第21-37页
 一、JRL凝集素的研究历程第22页
 二、JRL凝集素的分类第22-25页
  (一) 根据结构域类型第22-23页
  (二) 半乳糖结合型和甘露糖结合型第23-25页
 三、JRL凝集素的糖基识别能力第25页
 四、JRL凝集素蛋白的结构第25-31页
  (一) JRL蛋白的结构组成第25-28页
  (二) JRL蛋白的多聚体结构第28页
  (三) JRL蛋白的糖基结合位点第28-29页
  (四) JRL蛋白的结构多样性第29-30页
  (五) JRL蛋白的进化第30-31页
 五、JRL凝集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第31-32页
 六、JRL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第32-34页
  (一) 发挥储藏蛋白的作用第32页
  (二) 响应非生物胁迫第32页
  (三) 参与植物抗虫反应第32-33页
  (四) 参与植物抗病反应第33页
  (五) 影响植物生长过程第33页
  (六) 参与信号转导及内源调控第33-34页
  (七) 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第34页
 七、JRL蛋白参与抗虫抗病反应的方式第34-35页
  (一) 发挥毒性蛋白的作用第34页
  (二) 限制病毒的繁衍及扩散第34-35页
  (三) 依赖于SA/JA介导的防卫信号途径第35页
  (四) 通过内源调控参与植物体内的防御反应第35页
 八、JRL蛋白的应用第35-36页
  (一) JRL蛋白的医学应用第35-36页
  (二) JRL蛋白的农业应用第36页
 九、结语第36-37页
第二章 小麦JRL类凝集素基因的定位及其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第37-49页
 引言第37-38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一、植株材料和处理第38页
  二、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38-39页
  三、半定量和实时定量RT-PCR第39页
  四、染色体定位第39页
  五、小麦JRL基因与小麦α-tubulin的相对表达量计算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一、小麦JRL基因的定位和染色体分布第40-41页
  二、小麦JRL基因的组织表达第41-42页
  三、小麦JRL基因对生物胁迫的响应第42-43页
  四、小麦JRL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43页
  五、小麦JRL基因对植物激素的响应第43-47页
 讨论第47-49页
第三章 TaJRL2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第49-73页
 引言第49-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6页
  一、实验材料第50页
   (一) 植物材料第50页
   (二) 菌株与载体第50页
  二、实验方法第50-56页
   (一) 胁迫处理第50-51页
   (二) 总DNA、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51页
   (三) 实时定量PCR第51页
   (四) TaJRL2基因与小麦α-tubulin的相对表达量计算第51页
   (五) 基因组步移PCR第51页
   (六) 序列分析第51页
   (七) 连锁分析第51-52页
   (八) 洋葱表皮转化第52页
    1、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页
    2、钨弹的制备及轰击转化第52页
   (九)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第52-53页
    1、稳定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53页
    2、幼胚愈伤组织的获得及基因枪转化材料的培养第53页
   (十) GUS染色第53-54页
   (十一) 转化植株PCR检测第54页
   (十二) 赤霉病抗性鉴定第54页
   (十三) His-TaJRL2.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4-55页
    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页
    2、His-TaJRL2.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检测第54-55页
   (十四) His-TaJRL2.1蛋白的凝血及糖特异结合实验第55-56页
   (十五) His-TaJRL2.1蛋白抗真菌活性检测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71页
  一、TaJRL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56-59页
  二、TaJRL2的定位第59-62页
   (--)TaJRL2.1第59-60页
   (二) TaJRL2.2第60-62页
  三、TaJRL2的亚细胞定位第62页
  四、TaJRL2的表达分析第62-65页
   (一) TaJRL2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第62-63页
   (二) TaJRL2对胁迫的响应第63-65页
  五、His-TaJRL2.1融合蛋白的凝血活性和糖结合特性第65-67页
  六、TaJRL2.1过表达植株对赤霉菌侵染的抗性第67-70页
  七、His-TaJRL2.1融合蛋白对赤霉菌生长的影响第70-71页
 讨论第71-73页
第四章 TaJRL2.1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分析第73-87页
 引言第73页
 材料与方法第73-77页
  一、材料和试剂第73-74页
  二、方法第74-77页
   (一) pGBKT7-TaJRL2.1诱饵质粒及pGADT7-TaJRL2.1靶质粒的构建第74页
   (二) 载体的自激活验证第74-75页
    1. Y2HGold/Y187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第74页
    2. pGBKT7-TaJRL2.1载体及pGADT7-TaJRL2.1载体的自激活验证第74-75页
   (三) TaJRL2.1自身互作能力检测第75页
   (四) TaJRL2.1互作蛋白的筛选第75-76页
    1. cDNA文库的筛选第75页
    2. 酵母质粒的抽提及大肠杆菌转化第75页
    3. 酵母体内一对一回复性验证第75-76页
    4. 序列分析第76页
   (五) 赤霉菌处理第76页
   (六) 实时定量PCR第76-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3页
  一、pGBKT7-TaJRL2.1及pGADT7-TaJRL2.1的毒性及自激活检测第77-78页
  二、TaJRL2.1自身互作能力的检测第78-79页
  三、与TaJRL2.1互作的蛋白第79-81页
  四、TaJRL2.1互作基因的表达分析第81-83页
 讨论第83-87页
第五章 TaJRL2.1转基因植株的比较表达谱分析第87-99页
 引言第87-88页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一、芯片杂交第88页
  二、Microarray数据分析第88-89页
  三、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第89页
 结果与分析第89-94页
  一、芯片杂交数据质量分析第89页
  二、TaJRL2.1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差异表达基因第89-91页
  三、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第91-92页
   (一) 与抗病及胁迫耐性相关的基因第91页
   (二) 与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第91页
   (三) 与转录调控相关的基因第91-92页
   (四) 与代谢及脱毒相关的基因第92页
   (五) 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第92页
   (六) 其他类别的基因第92页
  四、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第92-94页
 讨论第94-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9页
附录第119-139页
全文总结第139-141页
全文创新点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培育缺磷指示植物和解析体内磷素再分配机制
下一篇:葡萄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表达分析及VvbZIP45/VvbZIP08(AREB/ABF类)基因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