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本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二、本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7-9页 |
三、本题的理论视角与框架 | 第9-10页 |
第一章 网络民主参与的涵义与特征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网络民主参与的理论界定与法理基础 | 第10-14页 |
一、民主内涵的当代发展 | 第10-12页 |
二、网络民主参与的理论界定 | 第12-13页 |
三、网络民主参与的法理基础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网络民主参与的特征 | 第14-17页 |
一、互动性 | 第14页 |
二、虚拟性 | 第14-15页 |
三、平等性 | 第15页 |
四、开放性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网络民主参与的现状与趋势 | 第17-23页 |
第一节 网络空间监督权力运行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恶搞现象层出不穷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 第19-21页 |
第四节 网络民主参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网络民主参与的积极效能 | 第23-31页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平等性使公民意识得以加强 | 第23-26页 |
一、平等是民主的根本特性 | 第23-24页 |
二、网络民主参与增强了网民的公民意识 | 第24-25页 |
三、网络民主参与培养和弘扬了公民权利精神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网络民主参与强化了当代民主的运行效果 | 第26-31页 |
一、网络民主参与增加了政治参与主体的数量 | 第26-27页 |
二、网络民主参与改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 | 第27-28页 |
三、网络民主参与拓展了民主的深度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网络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第31-36页 |
第一节 网络的虚拟性面临着社会失序风险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网络民主参与的"多数人暴政"可能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网络民主参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治稳定性 | 第34-35页 |
第四节 网络文化入侵会影响国民意识形态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 | 第36-47页 |
第一节 英美国家网络民主参与规制的经验考察 | 第37-41页 |
一、英国对网络空间的法律治理 | 第37-38页 |
二、美国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 | 第38-41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 | 第41-47页 |
一、加强立法规制,促进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制化 | 第41-43页 |
二、加强执法规制,促进网络民主参与的有序化 | 第43-45页 |
三、加强守法规制,促进网络民主参与的规范化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