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容性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国外生物量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内生物量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生物量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竹类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地质地貌 | 第17页 |
| ·土壤 | 第17页 |
| ·气候 | 第17页 |
| ·水文 | 第17页 |
| ·资源 | 第17-19页 |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研究数据 | 第19页 |
| ·样木的选取与测定 | 第19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 ·竹干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竹枝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竹叶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模型的研建 | 第20-23页 |
| ·独立模型的研建 | 第20-21页 |
| ·相容性模型的研建 | 第21-23页 |
| ·异方差消除 | 第23页 |
| ·模型检验评价 | 第23-24页 |
| ·哑变量的引入 | 第24-25页 |
| 4 调查数据分析与建模 | 第25-43页 |
| ·毛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含水率分析 | 第25-29页 |
| ·毛竹各器官生物量 | 第25页 |
| ·生物量随竹度分配特点 | 第25-26页 |
| ·生物量随胸径分配特点 | 第26-27页 |
| ·毛竹各器官含水率 | 第27-28页 |
| ·不同竹度毛竹各器官含水率 | 第28-29页 |
| ·独立生物量模型建立 | 第29-34页 |
| ·模型自变量的选取 | 第29-30页 |
| ·最优模型的选取 | 第30-34页 |
| ·一元独立模型拟合结果 | 第30页 |
| ·二元独立模型拟合结果 | 第30-33页 |
| ·三元独立模型拟合结果 | 第33-34页 |
|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 ·基础二元独立生物量模型 | 第34-35页 |
| ·相容性生物量异方差的消除 | 第35页 |
| ·模型评价 | 第35-37页 |
| ·引入哑变量独立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引入哑变量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 ·对两种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 第40-41页 |
| ·两种独立模型的比较 | 第40页 |
| ·两种相容性模型的对较 | 第40-41页 |
| ·模型验证 | 第41-43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3页 |
| ·讨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1页 |
| 导师个人简历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