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31页 |
1. 干扰真菌细胞有丝分裂的杀菌剂 | 第10-11页 |
2. 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杀菌剂 | 第11-14页 |
·磷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 | 第11页 |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 第11-14页 |
3. 干扰真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杀菌剂 | 第14-15页 |
4. 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上的杀菌剂 | 第15-20页 |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 | 第15-16页 |
·作用于细胞色素bc1复合物(Cyt bc1,复合体Ⅲ)的杀菌剂 | 第16-20页 |
5. 核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 第20-21页 |
6. 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第21-22页 |
7. 其他作用方式的杀菌剂 | 第22-23页 |
·信号传导抑制剂 | 第22页 |
·黑色素合成抑制剂 | 第22页 |
·诱导寄主植物防御调节剂 | 第22-23页 |
8. 总结 | 第23页 |
9.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0.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第二章 苯并(氧化)呋咱衍生物作为抗植物病原真菌药物的研究 | 第31-75页 |
1. 前言 | 第31-32页 |
2. 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3. 合成路线 | 第33-37页 |
4. 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及讨论 | 第37-47页 |
·苯并氧化呋咱衍生物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7-41页 |
·苯并呋咱衍生物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1-44页 |
·化合物G1-G3与H1-H4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45页 |
·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体内防治效果 | 第45-46页 |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 第46-47页 |
5. 总结 | 第47-48页 |
6. 实验部分 | 第48-7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化学合成实验方法 | 第49-72页 |
·生物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三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75-121页 |
1. 前言 | 第75-77页 |
2. 设计思路 | 第77-79页 |
·苯并-γ-吡喃酮作为芳香桥链的设计 | 第77-78页 |
·吡唑醚菌酯类似物的设计 | 第78-79页 |
·唑嘧菌胺以及恶唑菌酮类似物的设计 | 第79页 |
3. 合成路线 | 第79-83页 |
4. 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及讨论 | 第83-90页 |
·嘧菌酯类似物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3-84页 |
·吡唑醚菌酯类似物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4-89页 |
·唑嘧菌胺以及恶唑菌酮类似物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9-90页 |
5. 总结 | 第90-92页 |
6. 实验部分 | 第92-11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2页 |
·化学实验方法 | 第92-118页 |
·生物实验方法 | 第118-119页 |
7.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全文总结 | 第121-123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4页 |
附录 | 第124-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