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奢侈品消费异化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 第15-20页 |
(一)异化概念的规定 | 第15-16页 |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第16-18页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二、奢侈品消费异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20-26页 |
(一)奢侈品的涵义 | 第20-21页 |
(二)奢侈品消费异化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三)奢侈品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 | 第22-24页 |
(四)奢侈品消费异化的后果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的状况分析 | 第26-42页 |
一、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透视 | 第26-29页 |
(一)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规模 | 第26-27页 |
(二)奢侈品消费人群的分类 | 第27-29页 |
(三)奢侈品消费品牌的特征 | 第29页 |
二、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的表现 | 第29-34页 |
(一)国民奢侈品消费能力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反差 | 第29-31页 |
(二)奢侈品消费外需旺盛与内需不足形成对比 | 第31-32页 |
(三)消费主体物质性消费与精神文化性消费间的失衡 | 第32-34页 |
(四)奢侈享乐作风与节俭适度传统间的冲突 | 第34页 |
三、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现象的成因剖析 | 第34-42页 |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震荡 | 第34-35页 |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催生 | 第35-37页 |
(三)消费文化建设的缺位 | 第37-39页 |
(四)病态消费心理的驱使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扭转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局面的路径探索 | 第42-54页 |
一、克服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 第42-44页 |
(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2-43页 |
(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价值观念 | 第43-44页 |
二、消除我国奢侈品消费异化应坚持的消费原则 | 第44-45页 |
(一)适度消费原则 | 第44页 |
(二)健康消费原则 | 第44-45页 |
(三)可持续消费原则 | 第45页 |
三、实现我国奢侈品消费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54页 |
(一)提高本土奢侈品牌的有效供给 | 第45-47页 |
(二)完善进口奢侈品的税收政策 | 第47-50页 |
(三)开展针对性强的消费文化教育 | 第50-51页 |
(四)营造和谐的奢侈品消费环境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