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碳足迹核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影响第9页
     ·低碳校园建设第9-10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1-12页
     ·研究对象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文献研究法第12-13页
     ·模型分析法第13页
     ·调查法第13页
     ·跨学科研究法第13页
     ·个案研究法第13页
     ·数字模拟法第13-14页
   ·论文框架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9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9-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21-23页
第2章 碳足迹及核算方法研究第23-31页
   ·碳足迹的概念第23-26页
     ·碳足迹的起源——生态足迹第23页
     ·碳足迹的概念第23-25页
     ·碳足迹的优缺点第25-26页
   ·碳足迹的核算范围第26-27页
     ·纵向范围第26-27页
     ·横向范围第27页
   ·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第27-31页
     ·目前常见的核算方法第27-29页
     ·本课题研究适合的核算方法第29-31页
第3章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碳足迹核算第31-47页
   ·碳足迹核查范围的界定第31页
     ·物理范围第31页
     ·运营范围第31页
   ·碳足迹的构成因素第31-32页
     ·碳源第31页
     ·碳汇第31-32页
   ·西城校区概况第32-33页
   ·校园运营及个人消费碳足迹调查第33-35页
     ·校园运营数据采集第33页
     ·个人消费数据第33-35页
   ·校园碳足迹核算第35-43页
     ·计算模型第35页
     ·排放因子选择第35页
     ·校园碳源核算第35-43页
     ·校园碳汇核算第43页
     ·校园总体碳足迹核算第43页
   ·校园碳足迹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第43-47页
     ·校园运营碳足迹评价第43-44页
     ·个人碳足迹评价第44-45页
     ·校园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第45-47页
第4章 以碳足迹为视角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第47-78页
   ·西城校区碳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第47-48页
   ·建筑设计各阶段与减排的关系第48-59页
     ·建筑设计与减排措施第48-55页
     ·适宜技术与减排措施第55-59页
     ·本条小结第59页
   ·校园用电减排的建筑设计策略第59-69页
     ·总体规划——计算机模拟研究第59-61页
     ·单体设计——计算机模拟研究第61-67页
     ·构造措施——适宜技术的选择第67-69页
   ·市政热力减排的建筑设计策略第69-72页
     ·总体规划——计算机模拟研究第69-70页
     ·单体设计——计算机模拟研究第70-71页
     ·构造措施——适宜技术的选择第71-72页
   ·天然气减排的建筑设计策略——太阳能集热技术第72-73页
   ·行为减碳与建筑设计第73-74页
   ·碳汇技术策略第74-76页
     ·通过植物选型提高碳汇第75-76页
     ·采用立体景观提高绿化面积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第83-86页
发表论文和学术活动情况说明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北京宫廷外朝空间形制及千步廊格局研究
下一篇:我国北方大中型历史文化名城中旧城居住区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