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2-16页 |
| 1 引言 | 第16-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47页 |
| ·含氮不锈钢的发展 | 第17-19页 |
| ·不锈钢熔体渗氮合金化方法 | 第19-21页 |
| ·氮的存在形式及其冶金作用 | 第21-22页 |
| ·氮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 ·氮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氮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氮在不锈钢中的物理化学行为 | 第24-33页 |
| ·钢液中氮的溶解行为 | 第24-27页 |
| ·钢液渗氮和脱氮的动力学研究 | 第27-30页 |
| ·国内外对含氮和控氮不锈钢的研究情况 | 第30-33页 |
| ·不锈钢VOD冶炼氮行为的数学模型 | 第33-42页 |
| ·脱氮反应的微观动力学 | 第35-37页 |
| ·脱氮反应速率计算 | 第37-38页 |
| ·Facesage热力学模型计算 | 第38-42页 |
| ·铁液中氮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 第42-45页 |
| ·直接法 | 第42-44页 |
| ·间接法 | 第44-45页 |
| ·Levitation法 | 第45页 |
| ·文献总结及研究内容 | 第45-47页 |
| 3 不锈钢中氮含量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47-68页 |
| ·不锈钢氮溶解行为计算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7页 |
| ·不锈钢氮溶解度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53页 |
| ·基本数据及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 ·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316L奥氏体不锈钢氮溶解度热力学计算 | 第50-53页 |
| ·不锈钢VOD过程氮溶解行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 ·钢液吸氮过程的动力学 | 第53-55页 |
| ·钢液脱氮过程的动力学 | 第55-56页 |
| ·基于FactSage软件的不锈钢氮溶解度计算 | 第56-67页 |
| ·FactSage热力学软件启动 | 第57-63页 |
| ·FactSage软件的316L不锈钢氮溶解度计算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4 316L不锈钢VOD精炼增氮溶解行为 | 第68-101页 |
| ·真空下增氮的热模拟实验 | 第68-76页 |
| ·真空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 | 第68-76页 |
| ·小结 | 第76页 |
| ·非真空下的增氮溶解行为 | 第76-92页 |
| ·非真空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 | 第76-84页 |
| ·增氮控制行为研究 | 第84-92页 |
| ·小结 | 第92页 |
| ·钢水中氮的吸收率 | 第92-96页 |
| ·基于FactSage软件计算的热模拟实验 | 第96-99页 |
| ·实验装置 | 第96页 |
| ·实验步骤 | 第9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6-99页 |
| ·氮溶解度实测值与软件计算值的比较 | 第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5 316L不锈钢VOD精炼氮含量的稳定控制 | 第101-108页 |
| ·钢水的吹氩控氮实验 | 第101-104页 |
| ·实验目的 | 第101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01-102页 |
| ·实验装置 | 第102页 |
| ·实验步骤 | 第10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3页 |
| ·小结 | 第103-104页 |
| ·钢水吹氩控氮行为的研究 | 第104-107页 |
| ·吹氩控氮方程 | 第104-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6 316L不锈钢VOD精炼控氮工业试验 | 第108-116页 |
| ·宝钢VOD现场生产实绩与分析 | 第108-111页 |
| ·VOD现场生产实绩 | 第108-110页 |
| ·实验与现场的数据分析与比较 | 第110-111页 |
| ·宝钢VOD现场工业试验 | 第111-115页 |
| ·试验目的 | 第111页 |
| ·试验方法 | 第111-113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3-115页 |
| ·小结 | 第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7 316L不锈钢VOD精炼控氮软件的工业应用 | 第116-130页 |
| ·软件的工业流程启用 | 第116-119页 |
| ·用户登录与权限设置 | 第116页 |
| ·常数与参数设置 | 第116-119页 |
| ·氮溶解度计算界面 | 第119-121页 |
| ·指定钢种、温度和氮分压的热力学计算 | 第119-120页 |
| ·氮分压-溶解度计算 | 第120页 |
| ·温度-溶解度计算 | 第120-121页 |
| ·等溶解度区域计算 | 第121页 |
| ·数据处理与知识库的建立 | 第121-124页 |
| ·使用方法 | 第122页 |
| ·温度的差值计算方法 | 第122-124页 |
| ·工业应用操作 | 第124-128页 |
| ·无负压控制氮溶解度的线性计算法 | 第124-127页 |
| ·有负压控制的目标负压控制法 | 第127-128页 |
| ·工业应用效果 | 第128-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8 结论 | 第130-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9-14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