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小儿科论文

神阙穴隔姜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29页
 1. 中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20页
   ·中医病因病机第11-12页
   ·辩证分型第12-14页
   ·中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概况第14-20页
 2. 现代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第20-27页
   ·发病机制第20-24页
   ·现代医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概况第24-27页
 3 总结第27-29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9-39页
 1. 研究对象第29-31页
   ·病例来源第29页
   ·诊断标准第29-31页
   ·纳入标准第31页
   ·排除标准第31页
   ·脱落标准第31页
   ·副除标准第31页
 2. 研究方法第31-33页
   ·观察方法第31页
   ·治疗方法第31-32页
   ·观察指标第32页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第32-33页
   ·安全性评价第33页
 3. 统计方法第33页
 4. 研究结果第33-39页
   ·病例收集情况第33页
   ·一般资料第33-36页
   ·疗效比较第36-38页
   ·安全性观察第38-39页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第39-55页
 1. 祖国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认识第39-40页
   ·病名的认识第39页
   ·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9页
   ·寒湿泄的发生机理第39-40页
 2. 现代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认识第40-42页
   ·流行病学第40页
   ·病原学第40-41页
   ·发病机制第41-42页
 3. 神阙穴贴敷中药联合艾灸的作用机理第42-47页
   ·神阙穴的作用机理第42-43页
   ·现代医学对于神阙穴的认识第43-44页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第44-46页
   ·透皮药物的应用第46-47页
 4. 穴位敷贴及艾灸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优势第47页
 5. 组方分析第47-55页
   ·立法依据第47-48页
   ·方药分析第48-55页
第四章 结语第55-56页
 1 总结第55页
 2 结论第55页
 3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靳三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改善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猪苓利尿机制及其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