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36页 |
第一节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第12-23页 |
一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名溯源 | 第12页 |
二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三 缺血性脑卒中的辨证论治 | 第13页 |
四 现代医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辨证论治 | 第13-15页 |
五 中药脑保护作用 | 第15-23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第23-28页 |
一 流行病学 | 第23页 |
二 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 第23-24页 |
三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 第24-26页 |
四 药物治疗 | 第26-28页 |
第三节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进展 | 第28-31页 |
一 头针疗法 | 第28-29页 |
二 体针疗法 | 第29页 |
三 电针 | 第29-30页 |
四 穴位埋线 | 第30页 |
五 眼针 | 第30-31页 |
六 舌针 | 第31页 |
七 多种针刺联合治疗 | 第31页 |
八 针刺联合康复治疗 | 第31页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机制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一 针刺与脑组织形态学 | 第31-32页 |
二 针刺与血液流变学 | 第32页 |
三 针刺与神经生化 | 第32-33页 |
四 针刺与炎症因子 | 第33-34页 |
五 针刺与热休克蛋白 | 第34页 |
六 针刺与血管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36-51页 |
第一节 针刺颞三针及百会穴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2 结果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针刺颞三针及百会穴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 | 第39-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2 结果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爷针刺颞三针及百会穴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1-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节 针刺颞三针及百会穴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组织IL-1β、IL-6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4-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五节 针刺颞三针及百会穴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8-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2 结果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