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公民监督权的规范化行使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公民监督权概述 | 第12-20页 |
·公民监督的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公民监督的内涵 | 第12页 |
·公民监督权的本质属性 | 第12-13页 |
·公民监督权的价值分析 | 第13-14页 |
·我国公民监督权的一般法律规定 | 第14-20页 |
·我国宪法中公民监督权的法律规定 | 第14-15页 |
·我国部门法中公民监督权的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网络环境下我国公民监督权的法律体系 | 第16-20页 |
3 网络环境下公民监督权规范化行使的现状 | 第20-27页 |
·网络环境下我国公民监督权行使的特征 | 第20-21页 |
·监督主体的特征 | 第20页 |
·监督客体的特征 | 第20-21页 |
·监督方式的特征 | 第21页 |
·监督功能的特征 | 第21页 |
·网络公民监督权的双重性 | 第21-23页 |
·合理使用与过度滥用并存 | 第21-22页 |
·维护秩序与扰乱秩序并存 | 第22-23页 |
·推进发展与阻滞发展并存 | 第23页 |
·网络环境下公民监督权规范化行使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法治观念的缺失 | 第24页 |
·现有制度的不足 | 第24-25页 |
·传统文化影响 | 第25-27页 |
4 网络环境下公民监督权规范化行使的法律对策 | 第27-35页 |
·国外网络环境下公民监督权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1页 |
·选择适合国情的网络言论立法模式 | 第27-28页 |
·珍视网络言论的民主政治价值 | 第28-30页 |
·建立多元化的网络言论治理机制 | 第30-31页 |
·保障网络环境下我国公民监督权合法行使的现实措施 | 第31-35页 |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2-33页 |
·构建电子政务机制 | 第33页 |
·建立网络反腐机制 | 第33-34页 |
·强化法律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