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2-22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 ·区位理论 | 第12-13页 |
|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3-16页 |
| ·国内外有关银行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的相关文献 | 第16-22页 |
| ·国外有关银行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的相关文献 | 第16-18页 |
| ·国内对银行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研究 | 第18-20页 |
| ·研究评述 | 第20-22页 |
| 3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31页 |
|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 | 第22页 |
|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至加入世贸组织 | 第22-23页 |
| ·第三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至金融危机爆发前 | 第23-24页 |
| ·第四阶段: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 第24页 |
|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 第24-29页 |
| ·我国银行业海外分支机构区位选择概况 | 第24-26页 |
|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 第26-29页 |
| ·我国银行国际化程度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4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5页 |
| ·定性分析 | 第31-34页 |
| ·东道国的引力因素 | 第31-33页 |
| ·我国的推力因素 | 第33-34页 |
| ·商业银行自身因素 | 第34页 |
| ·定量分析 | 第34-44页 |
| ·研究方法和样本的选取 | 第35页 |
| ·变量的选取 | 第35-41页 |
| ·建立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5 促进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 第45-54页 |
| ·政府层面 | 第45-46页 |
| ·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我国银行业创造和争取有利条件 | 第45页 |
| ·加强监管合规指导,保障我国银行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 | 第45-46页 |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银行业海外区位选择范围 | 第46页 |
| ·银行层面 | 第46-51页 |
| ·增强自身实力 | 第46-48页 |
| ·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48-49页 |
| ·针对不同的区位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 | 第49-51页 |
| ·对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路径的建议 | 第51-54页 |
| ·立足香港布局亚太 | 第51-52页 |
| ·第二阶段:扎根国际金融中心进军新兴市场国家 | 第52-53页 |
| ·第三阶段:发达国家市场拓展阶段 | 第53-5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4页 |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