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总体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0-25页 |
·政策议程 | 第20-23页 |
·环境群体性事件 | 第23-25页 |
·政策议程理论 | 第25页 |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策议程的发展过程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现状及频发成因分析 | 第27-35页 |
·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成因分析 | 第28-35页 |
·政府议程不透明 | 第28-29页 |
·沟通渠道不畅通 | 第29-31页 |
·政府强力维稳 | 第31-33页 |
·媒体议程主导社会舆情 | 第33-35页 |
第4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发展的过程分析:以“宁波PX事件”为例 | 第35-43页 |
·“宁波PX事件”分析 | 第35-38页 |
·事件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界定事件性质 | 第37-38页 |
·事件的过程分析 | 第38-43页 |
·“社会问题”与局部范围的公众议程 | 第38-40页 |
·议程扩散与公众议程 | 第40-41页 |
·“政府议程”形成与“决定议程” | 第41-43页 |
第5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应对的保障措施 | 第43-48页 |
·转变政府执政理念 | 第43-44页 |
·建设公众参与机制 | 第44-46页 |
·完善评估机制 | 第44-45页 |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 第45页 |
·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 第45-46页 |
·提高社区管理功能 | 第46页 |
·加强公众参与管理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