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8-14页 |
| ·城市建成区的范围界定 | 第8-9页 |
| ·提出城市建成区既有河道的现状问题 | 第9-11页 |
| ·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概述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 第2章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生态改造相关概念 | 第20-27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 ·生态概念解读 | 第20-21页 |
| ·生态改造解读 | 第21页 |
| ·河道生态改造解读 | 第21-23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的类型及功能 | 第23-24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的类型 | 第23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的功能 | 第23-24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的构造特点 | 第24-26页 |
| ·工程特点 | 第24-25页 |
| ·生态脆弱 | 第25页 |
| ·景观需求大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生态改造相关理论 | 第27-34页 |
| ·河流廊道理论 | 第27-29页 |
| ·河流廊道的基本结构 | 第27页 |
| ·河流廊道的功能 | 第27页 |
| ·河流廊的基本宽度 | 第27-29页 |
| ·河道生态修复理论 | 第29-31页 |
| ·生态修复的概念 | 第29-30页 |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 | 第30页 |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 | 第30-31页 |
| ·景观规划理论 | 第31-32页 |
| ·景观规划理论 | 第31-32页 |
| ·景观美学理论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第34-43页 |
| ·国外部分 | 第34-38页 |
| ·日本京都鸭川河生态改造 | 第34-35页 |
| ·韩国清溪川 | 第35-38页 |
| ·国内部分 | 第38-41页 |
| ·河北迁安三里河(市区段) | 第38-39页 |
| ·宁波鄞州城市中心区河道生态改造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理论应用总结 | 第41-42页 |
| ·技术应用总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生态改造的设计方法框架 | 第43-61页 |
| ·城市建成区内既有河道生态改造规划原则 | 第43页 |
| ·前期规划分析 | 第43-45页 |
| ·确定规划目标 | 第43页 |
| ·基础性调查 | 第43-44页 |
| ·区域规划 | 第44-45页 |
| ·河道改造设计 | 第45-48页 |
| ·河道平面形态多样性改造 | 第45-47页 |
| ·河床生态化改造 | 第47-48页 |
| ·护岸区改造设计 | 第48-52页 |
| ·河道护岸的类型 | 第48-49页 |
| ·河道护岸的改造措施 | 第49-52页 |
| ·滨河区改造设计 | 第52-55页 |
| ·滨河慢行系统设计 | 第52-53页 |
| ·植被恢复 | 第53-55页 |
| ·河道生态改造河水管理技术集成 | 第55-60页 |
| ·水质净化技术 | 第55-58页 |
| ·水量调控技术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方法应用—以海南屯昌生态河道设计为例 | 第61-80页 |
| ·前期分析 | 第61-64页 |
| ·规划前提及目标 | 第61页 |
| ·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 第61-63页 |
| ·人文环境现状分析 | 第63-64页 |
| ·河道改造区域规划 | 第64-65页 |
| ·现状问题总结及对策 | 第65-67页 |
| ·重点段改造及具体策略——城市居住区段 | 第67-70页 |
| ·雨水蓄留系统的建立 | 第68-69页 |
| ·城市居住区段河道护岸改造 | 第69-70页 |
| ·重点段改造及具体策略——滨水商业休闲段 | 第70-72页 |
| ·滨河空间拓展—慢行系统 | 第70-71页 |
| ·滨水节点空间及特色构筑物 | 第71-72页 |
| ·重点段改造及具体策略——城市公园段 | 第72-78页 |
| ·城市公园段河道自然形态的恢复改造 | 第73-74页 |
| ·城市公园段人工湿地系统的建立 | 第74-76页 |
| ·城市公园段河岸植物配置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断面分类改造汇总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附录 | 第85-89页 |
| 1、图片附录 | 第85-86页 |
| 2、表格附录 | 第86-87页 |
| 3、有关法律、标准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