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论文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3-21页 |
| ·汽车物流 | 第13-14页 |
| ·汽车物流体系 | 第13-14页 |
| ·汽车物流的特点 | 第14页 |
| ·汽车采购物流 | 第14-17页 |
| ·采购物流 | 第14-15页 |
| ·汽车采购物流 | 第15-17页 |
| ·本文对于国内汽车采购物流概念的说明 | 第17页 |
|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 TPL) | 第17-18页 |
| ·汽车采购物流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 ·采购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 ·精益思想理论 | 第20-21页 |
| 第3章 结合SWOT理论分析国内汽车采购物流现状 | 第21-28页 |
| ·优势(Strengths) | 第21-22页 |
| ·劣势(Weaknesses) | 第22-24页 |
| ·机会(Opportunities) | 第24-26页 |
| ·威胁(Threats) | 第26-28页 |
| 第4章 供应商参与的国内汽车采购物流TPL应用研究 | 第28-38页 |
| ·汽车采购物流外包的优势 | 第28页 |
| ·TPL应用于国内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两种模式 | 第28-30页 |
| ·建立汽车物流子公司的模式 | 第29-30页 |
| ·第三方物流(TPL)的模式 | 第30页 |
| ·供应商参与的TPL选择步骤 | 第30-33页 |
| ·供应商的分类 | 第30-31页 |
| ·供应商参与的汽车采购物流TPL选择步骤 | 第31-33页 |
| ·影响国内汽车采购物流环节TPL选择的三方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 ·汽车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 ·供应商因素分析 | 第35页 |
| ·TPL流供应商自身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 ·TPL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 第36-38页 |
| ·规范合同的签订 | 第36-37页 |
| ·加强供应商、整车制造企业以及TPL之间的信息沟通 | 第37页 |
| ·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并施 | 第37-38页 |
| 第5章 基于TPL的汽车采购物流联动机制的建立及应用 | 第38-46页 |
| ·联动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 | 第38-40页 |
|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 | 第38页 |
| ·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 第38-39页 |
| ·物流标准化的建立 | 第39-40页 |
| ·汽车采购物流三方联动机制的建立 | 第40-41页 |
| ·汽车采购物流联动机制在运输环节的应用 | 第41-44页 |
| ·零部件物流环节与设计环节同步开发 | 第41-42页 |
| ·运输环节的优化 | 第42-44页 |
| ·汽车采购物流联动机制在仓储环节中的应用 | 第44-46页 |
| ·供应商与整车制造企业参与的TPL管理库存 | 第44-45页 |
| ·TPL参与流通加工 | 第45-4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 1、研究结论 | 第46页 |
| 2、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