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问题的缘由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著作类 | 第7-8页 |
·论文、文献类 | 第8-9页 |
·临湘花鼓戏音乐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2 临湘花鼓戏的发展历史 | 第11-19页 |
·临湘花鼓戏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临湘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1页 |
·临湘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 | 第11页 |
·临湘花鼓戏的流行区域 | 第11-12页 |
·临湘花鼓戏的历史沿革 | 第12-19页 |
·临湘花鼓戏的产生到国民时期早期的发展 | 第12-15页 |
·解放之时——新中国成立之初(1927 年—1958 年) | 第15-17页 |
·1958—1998 年直至临湘花鼓戏剧团正式成立 | 第17页 |
·1998 年剧团成立至今 | 第17-19页 |
3 临湘花鼓戏音乐的艺术特征 | 第19-33页 |
·临湘花鼓戏剧团演出剧目 | 第19-20页 |
·临湘花鼓戏的唱腔音乐及基本特点 | 第20-30页 |
·临湘花鼓戏主要唱腔介绍 | 第20-22页 |
·临湘花鼓戏唱词结构与内容 | 第22-23页 |
·唱词的演唱规律 | 第23-24页 |
·“道白” | 第24页 |
·唱腔音乐 | 第24-30页 |
·临湘花鼓戏的伴奏音乐 | 第30-33页 |
·伴奏乐器与乐队编制 | 第30页 |
·戏班的锣鼓经 | 第30-33页 |
4 临湘地区花鼓戏戏班调查 | 第33-54页 |
·临湘市长塘镇三良花鼓戏戏班的组成与成活方式 | 第33-41页 |
·班主与组班背景 | 第33-34页 |
·戏班的规模及人员的流动性 | 第34-36页 |
·戏班的经济运作方式 | 第36-41页 |
·田野个案研究花鼓戏班在乡俗礼仪中的演出 | 第41-54页 |
·演出背景 | 第41-42页 |
·现场观察 | 第42-54页 |
5 对当今临湘花鼓戏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 第54-58页 |
·临湘花鼓戏现如今发展状态分析 | 第54-55页 |
·对于临湘花鼓戏今后发展的思考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