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极端条件下典型第五副族金属强度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极端条件下屈服强度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屈服强度的经验模型第11-14页
   ·第五副族金属C_(44)压力软化行为第14-20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DAC 加载静高压屈服强度实验测量技术第23-43页
   ·DAC加载下样品的应力状态和屈服强度测量原理第23-25页
   ·压力梯度法屈服强度测量技术第25-35页
     ·应力平衡方程和压力梯度法测量原理第25-27页
     ·DAC加载下样品原位厚度测量第27-31页
       ·基于状态方程修正的估算方法第27-28页
       ·标记法第28页
       ·X射线吸收法第28-29页
       ·非接触图像分析法第29-30页
       ·频域干涉法第30-31页
     ·压力分布的实验测量和经验模型第31-35页
   ·线宽法屈服强度测量技术第35-37页
   ·DAC加载压力测量技术第37-43页
     ·基于荧光光谱的压力测量技术第37-39页
     ·基于Raman光谱的压力测量技术第39页
     ·内压标第39-43页
第三章 压力梯度法屈服强度测量技术研究第43-80页
   ·压力梯度法存在的不足第43-46页
     ·金刚石变形对样品原位厚度测量的影响第44页
     ·封垫和金刚石变形对压力分布测量的影响第44-45页
     ·压力梯度法实验数据的物理解读第45-46页
   ·压力梯度法实验FEM分析第46-59页
     ·FEM材料模型第47-48页
     ·模拟思路及输入参数第48-49页
     ·模拟结果及分析讨论第49-57页
       ·摩擦系数第49-52页
       ·金刚石变形影响第52-54页
       ·封垫材料类型第54-55页
       ·台面尺寸及样品、封垫和压砧几何构型第55-57页
     ·Ta和V的研究结果分析第57-59页
   ·压力梯度法实验技术改进和完善第59-64页
     ·实验物理设计原则及实验验证第59-62页
     ·压力梯度法实验数据的物理解读第62-64页
   ·适于压力梯度法的压标研究第64-78页
     ·SrB_4O_7:Sm~(2+)压标研制第66-67页
     ·SrB_4O_7:Sm~(2+)高温高压标定第67-74页
       ·常温高压标定第67-71页
       ·高温高压标定第71-74页
     ·SrB_4O_7:Sm~(2+)高压屈服强度研究第74-76页
     ·荧光光谱特性分析第76-78页
     ·SrB_4O_7:Sm~(2+)压标研究小结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Ta和Nb高压屈服强度实验研究第80-101页
   ·线宽法实验FEM设计第80-81页
   ·线宽法数据分析方法第81-83页
   ·Ta和Nb的高压屈服强度实验研究第83-93页
     ·实验介绍第83-84页
     ·Ta的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4-89页
     ·Nb的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9-93页
   ·Ta和Nb屈服强度软化行为分析第93-99页
     ·Ta屈服强度软化行为分析第93-95页
     ·Nb屈服强度软化行为分析第95-97页
     ·Ta和Nb屈服强度软化物理原因分析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01-104页
   ·全文总结第101-102页
   ·研究展望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4页
附录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的晶粒细化及其效应研究
下一篇:金属铈和铀单晶薄膜的制备及电子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