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希望说明的问题 | 第14-15页 |
五、 本论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 第16-24页 |
一、 企业并购概念和类型 | 第16-19页 |
二、 企业并购动因与后果 | 第19-22页 |
三、 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的企业并购理论 | 第24-3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的企业并购理论 | 第24-28页 |
一、 资本集中理论 | 第24-27页 |
二、 资本集中理论是对企业并购理论的间接阐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现代西方学派的企业并购理论 | 第28-32页 |
一、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并购理论 | 第29-30页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并购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 第32-4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区别 | 第32-36页 |
一、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产生背景不同 | 第32-33页 |
二、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内涵不同 | 第33-34页 |
三、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目的不同 | 第34页 |
四、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同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共同认知 | 第36-40页 |
一、 企业并购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追逐利润的产物 | 第36-37页 |
二、 企业并购的作用机制是市场机制 | 第37-38页 |
三、 企业并购的实现条件是资本的流动性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比较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40-52页 |
第一节 科学认识两种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不同作用 | 第40-47页 |
一、 国内企业并购实践 | 第40-41页 |
二、 马克思企业并购理论是指导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 第41-44页 |
三、 现代西方学派的企业并购理论对我国企业并购有借鉴意义 | 第44-47页 |
第二节 不断深化对两种并购理论的认识 | 第47-52页 |
一、 马克思企业并购理论要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 第47-49页 |
二、 现代西方学派企业并购理论存在局限性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