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学习、研究论文

侗族习惯法与我国刑法冲突问题研究--以从江县洛香村为样本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页
 三、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四、 研究方法第10页
 五、 调查点一般情况介绍第10-12页
第一章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冲突之具体表现及原因第12-26页
 一、 对危害集体利益行为的处罚与刑法的冲突第12-14页
  (一) 冲突表现第12-13页
  (二) 案例归纳第13页
  (三)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关于犯罪定性的冲突分析第13-14页
 二、 对侵犯人身权利行为的处罚与刑法的冲突第14-18页
  (一) 冲突表现第14-15页
  (二) 案例归纳第15-16页
  (三)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中关于处罚方式的冲突分析第16-18页
 三、 对损害村寨声誉行为的处罚与刑法的冲突第18-22页
  (一) 冲突表现第18-19页
  (二) 案例归纳第19页
  (三)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中关于审判与执行方式的冲突分析第19-22页
 四、 对盗窃行为的处罚与刑法的冲突第22-26页
  (一) 冲突表现第22-23页
  (二) 案例归纳第23-24页
  (三)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中关于罪与非罪的冲突分析第24-26页
第二章 侗族习惯法与我国刑法冲突的协调第26-41页
 一、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冲突表现的协调第26-28页
  (一) 处罚手段冲突的协调第26-27页
  (二) 罚金处罚冲突的协调第27-28页
 二、 侗族习惯法在国家法域下的生存第28-32页
  (一) 宪法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侗族习惯)的保护第28页
  (二) 侗族习惯规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并存第28-29页
  (三) 习惯法在相关刑法领域的存现第29-32页
 三、 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和解制度的互动第32-37页
  (一) 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社会运用的原因第32-35页
  (二) 如何在我国侗族社会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第35-37页
 四、 侗族习惯法与刑法冲突规范的变迁第37-41页
  (一) 内容的变迁第37-38页
  (二) 形式的变迁第38-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犯罪问题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下一篇:当代苗族村规民约的罚款研究--以黔东南台江县两乡村规民约为中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