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1. 网络推动公民参与反腐进程第9页
  2. 网络防腐治腐工作的新高度第9-10页
  3. 网络舆情与反腐的密切联系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1. 理论意义第11页
  2. 现实意义第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网络廉政舆情的基本阐述第14-21页
 (一) 网络廉政舆情的基本内涵第14-15页
  1. 网络舆情的含义第14页
  2. 网络廉政舆情的含义第14-15页
 (二) 网络廉政舆情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1. 民主政治理论第15页
  2. 大众传播学理论第15-16页
 (三) 网络廉政舆情的特点第16-21页
  1. 快速性第16-17页
  2. 隐匿性第17-18页
  3. 随意性第18页
  4. 广泛性第18-19页
  5. 突发性第19-20页
  6. 互动性第20-21页
二、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的主要发展过程与问题第21-29页
 (一)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的发展过程第21-22页
 (二)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个案分析第22-24页
 (三)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1. 网络廉政舆情的真实性存疑第25页
  2. 网络廉政舆情的持久度偏低第25页
  3. 网络廉政舆情的理性化程度不高第25-26页
  4. 网络廉政舆情的作用被放大第26页
  5. 纪检部门缺乏网络廉政舆情的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工作机制第26页
 (四)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6-29页
  1. 网络群体的复杂多样性第27页
  2. 网络具有隐匿性第27-28页
  3. 网络群体具有分散性第28页
  4. 权力监督机制部分失灵第28页
  5. 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低第28-29页
三、 国外网络廉政舆情经验借鉴第29-35页
 (一) 立法规范舆情内容第29-30页
 (二) 鼓励网络主体自律第30-31页
 (三) 运用技术手段控制第31-32页
 (四) 市场化调节管理第32-33页
 (五) 行政机制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第33-35页
四、 我国网络廉政舆情建设的对策建议第35-42页
 (一) 提升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舆情工作理念第35-37页
  1. 全面掌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主动迎接信息化时代浪潮第35-36页
  2. 思想观念革旧立新,全面适应网络发展第36页
  3. 深入网民中央,体察民情、推动发展第36-37页
 (二) 建立健全网络廉政舆情机制第37-40页
  1. 建立网络廉政舆情引导机制第37-38页
  2. 建立政府网络廉政舆情预警机制第38-39页
  3. 确立政府网络廉政舆情的危机处理机制第39-40页
 (三)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网络文化第40-42页
  1. 打造高素质的网络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第40页
  2. 建立和加强网络发言人的专业队伍第40-41页
  3. 网络媒体的自律建设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后记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下一篇:我国乡镇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