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植物光抑制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PSII 反应中心失活 | 第11-12页 |
·D1蛋白的合成与降解 | 第11-12页 |
·高温胁迫与PSII反应中心失活 | 第12页 |
·D1 蛋白的周转 | 第12-15页 |
·D1蛋白周转与叶黄素循环 | 第12-13页 |
·PSII反应中心几种蛋白亚基对D1蛋白周转的影响 | 第13-15页 |
·Deg蛋白 | 第13页 |
·FtsH蛋白 | 第13-14页 |
·REP27 蛋白 | 第14页 |
·HCF243和HCF136蛋白 | 第14-15页 |
·PsbA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的相关进展 | 第15-16页 |
·热胁迫对 D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5页 |
·光照对 Psb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2 不同高温强光对杨梅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7-29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处理 | 第17-18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计算 | 第18页 |
·抑制剂对杨梅叶片的处理 | 第1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7页 |
·不同光热胁迫对杨梅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8-24页 |
·抑制剂对高温下杨梅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4-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3 编码杨梅 D1 蛋白基因 PsbA 全长 cDNA 的克隆及分析 | 第29-36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29-32页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杨梅叶片总 RNA 的提取(CTAB 法) | 第29-30页 |
·RNA 质量检测 | 第30页 |
·cDNA 的合成 | 第30-31页 |
·大肠杆菌 TG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页 |
·5′RACE 和 3′RACE | 第31页 |
·3′及 5′RACE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PsbA 全长的分离及开放阅读框的克隆 | 第32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页 |
·PsbA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杨梅叶片总 RNA 的提取质量分析 | 第32-33页 |
·编码杨梅 D1 蛋白基因 PsbA 全长 cDNA 的分离及同源性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4 高温强光胁迫下杨梅叶片 PsbA 基因的过量表达分析 | 第36-44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36-38页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试验方法(Q-PCR 法) | 第36-38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36页 |
·逆转录 | 第36-37页 |
·荧光定量 PCR 扩增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杨梅叶片总 RNA 的提取质量分析 | 第38-39页 |
·Q-PCR 引物的特异性检测分析 | 第39页 |
·光温交互作用对杨梅叶片 Psb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5 不同光温处理对杨梅 D1 和 Deg1 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4-48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44-45页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试验样品的处理 | 第44页 |
·类囊体膜的提取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SDS-PAGE 电泳 | 第44-45页 |
·蛋白质条带的染色 | 第45页 |
·Western-blotting蛋白质印迹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高温和不同光照处理对杨梅 D1 和 Deg1 的影响 | 第45-46页 |
·适温和不同光照处理对杨梅 D1 和 Deg1 的影响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6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