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含氮类配体 | 第12-14页 |
·羧酸类配体 | 第14-16页 |
·三(对羧基苯基)氧化膦结构特点和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以三(对羧基苯基)氧化膦为配体构筑的金属配合物 | 第20-36页 |
·引言 | 第20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0-21页 |
·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实验 | 第21-24页 |
·本论文主要配体的合成 | 第21-22页 |
·三(对羧基苯基)氧化膦配体的合成 | 第21页 |
·1,4-(二亚甲基苯)二甲基咪唑的合成 | 第21-22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配合物 1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 2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 3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 4 的合成 | 第22-23页 |
·晶体数据测定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24-30页 |
·配合物 1 的结构 | 第24-25页 |
·配合物 2 的结构 | 第25-26页 |
·配合物 3 的结构 | 第26-27页 |
·配合物 4 的结构 | 第27-30页 |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 | 第30-32页 |
·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固体荧光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6页 |
第三章 以三(对羧基苯基)氧化膦与含氮配体为连接臂,构筑的金属配合物 | 第36-58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 | 第36-41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9页 |
·配合物 5 的合成 | 第36-37页 |
·配合物 6 的合成 | 第37页 |
·配合物 7 的合成 | 第37页 |
·配合物 8 的合成 | 第37页 |
·配合物 9 的合成 | 第37-38页 |
·配合物 10 的合成 | 第38页 |
·配合物 11 的合成 | 第38页 |
·配合物 12 的合成 | 第38页 |
·配合物 13 的合成 | 第38-39页 |
·晶体数据测定 | 第39-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5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41-52页 |
·配合物 5 的结构 | 第41-42页 |
·配合物 6 的结构 | 第42-43页 |
·配合物 7 的结构 | 第43-44页 |
·配合物 8 的结构 | 第44-45页 |
·配合物 9 的结构 | 第45-47页 |
·配合物 10 的结构 | 第47-48页 |
·配合物 11 的结构 | 第48-49页 |
·配合物 12 的结构 | 第49-50页 |
·配合物 13 的结构 | 第50-52页 |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 | 第52-55页 |
·热重分析 | 第52-54页 |
·固体荧光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以双(对羧苯基)氧化膦为连接臂构筑的金属配合物 | 第58-72页 |
·引言 | 第58页 |
·实验 | 第58-61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60页 |
·配合物 14 的合成 | 第58-59页 |
·配合物 15 的合成 | 第59页 |
·配合物 16 的合成 | 第59页 |
·配合物 17 的合成 | 第59页 |
·配合物 18 的合成 | 第59-60页 |
·晶体数据测定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0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61-67页 |
·配合物 14 的结构 | 第61-62页 |
·配合物 15 的结构 | 第62-63页 |
·配合物 16 的结构 | 第63-65页 |
·配合物 17 的结构 | 第65-66页 |
·配合物 18 的结构 | 第66-67页 |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 | 第67-70页 |
·热重分析 | 第67-69页 |
·固体荧光分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A 配合物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 第80-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