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1 概述 | 第14-18页 |
·拖轮分类 | 第14页 |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拖轮的需求 | 第14-18页 |
·行业政策背景 | 第14-15页 |
·项目背景 | 第15-18页 |
2 主尺度及参数的确定 | 第18-25页 |
·概述 | 第18页 |
·主尺度及参数的确定 | 第18页 |
·干舷计算 | 第18-22页 |
·总体布置设计 | 第22-23页 |
·总布置图 | 第23-25页 |
3 型线设计分析 | 第25-27页 |
·型线设计 | 第25-27页 |
4 航速及主机确定 | 第27-28页 |
5 基本性能计算与分析 | 第28-36页 |
·邦戎曲线 | 第28-31页 |
·吨位计算 | 第31-32页 |
·说明 | 第31页 |
·主尺度 | 第31-32页 |
·总吨位计算 | 第32页 |
·作业工况 | 第32-33页 |
·稳性计算 | 第33-35页 |
·规范规则 | 第35-36页 |
6 结构设计 | 第36-53页 |
·概述 | 第36页 |
·结构构件计算 | 第36-52页 |
·计算船长(§1.1.2.1) | 第36页 |
·计算吃水(§10.1.1.3) | 第36页 |
·横梁与主肋骨标准间距(§1.2.8.1) | 第36-37页 |
·船底板 | 第37页 |
·舷侧板 | 第37-39页 |
·甲板 | 第39页 |
·船底结构(横骨架式) | 第39-40页 |
·中桁材(§2.6.2) | 第40页 |
·旁桁材(§2.6.4) | 第40页 |
·双层底实肋板(§2.6.5) | 第40页 |
·水密肋板(§2.6.6) | 第40-41页 |
·内底板(§2.6.9) | 第41页 |
·舷侧骨架 | 第41-43页 |
·甲板骨架 | 第43-45页 |
·支柱(§2.10.1.1;2.10.2.1;2.10.3.1) | 第45-46页 |
·船端加强(§2.15.1;2.15.2) | 第46-47页 |
·舱壁 | 第47页 |
·甲板室结构 | 第47-50页 |
·主机机座 | 第50-51页 |
·机舱棚 | 第51-52页 |
·基本结构图 | 第52-53页 |
7 舾装设计 | 第53-57页 |
·舾装数计算 | 第53-54页 |
·说明 | 第53页 |
·技术数据 | 第53页 |
·舾装数计算 | 第53-54页 |
·锚绞系设备选取 | 第54-55页 |
·首部锚绞机 | 第54-55页 |
·尾部立式绞盘 | 第55页 |
·气动弹簧拖钩 | 第55页 |
·系泊设备布置图 | 第55-57页 |
8 轮机设计 | 第57-88页 |
·概述 | 第57页 |
·设计条件 | 第57页 |
·设备估算 | 第57-62页 |
·舱底水系统计算 | 第57-58页 |
·消防泵计算 | 第58页 |
·污水柜容积计算 | 第58页 |
·污油柜 | 第58页 |
·压力水柜 | 第58-60页 |
·机舱通风系统 | 第60页 |
·舵桨舱通风系统 | 第60页 |
·船员舱通风系统 | 第60-61页 |
·压缩空气系统 | 第61-62页 |
·轴系计算 | 第62-77页 |
·概述 | 第62页 |
·中间轴1、2、3计算 | 第62-63页 |
·轴系内、外联轴器与中间轴圆锥过盈量计算 | 第63-64页 |
·输入轴强度计算 | 第64-65页 |
·齿轮1与输入轴过盈量计算 | 第65-67页 |
·齿轮2与花键轴过盈量计算 | 第67-69页 |
·花键轴强度计算 | 第69页 |
·上、下花键副强度计算 | 第69-70页 |
·上、下花键套与连接轴过盈量计算 | 第70-72页 |
·连接轴强度计算 | 第72页 |
·下驱动轴强度计算 | 第72-73页 |
·桨轴强度计算 | 第73页 |
·齿轮4与桨轴过盈量计算 | 第73-75页 |
·螺旋桨油压无键安装过盈量计算 | 第75-77页 |
·轴系联轴器法兰厚度、圆角R计算 | 第77页 |
·轴系联轴器连接螺栓计算 | 第77页 |
·设备最终订货参数 | 第77-83页 |
·主柴油机 | 第78页 |
·轴系 | 第78-80页 |
·发电机组 | 第80-81页 |
·辅机 | 第81页 |
·泵类 | 第81-82页 |
·防污染设备 | 第82页 |
·风机类 | 第82页 |
·油水柜 | 第82-83页 |
·管路系统设计 | 第83-87页 |
·消防压载舱底水系统 | 第83页 |
·淡水冷却系统 | 第83-84页 |
·日用淡水系统 | 第84页 |
·海水冷却系统 | 第84-85页 |
·日用海水系统 | 第85页 |
·燃油注入和输运系统 | 第85页 |
·燃油供给系统 | 第85-86页 |
·滑油供给系统 | 第86页 |
·压缩空气系统 | 第86-87页 |
·机舱布置图 | 第87-88页 |
9 电气设计 | 第88-100页 |
·电制 | 第88-89页 |
·配电系统 | 第88页 |
·电压、频率和相数 | 第88-89页 |
·电源 | 第89-90页 |
·发电机 | 第89页 |
·蓄电池组 | 第89页 |
·变压器 | 第89-90页 |
·配电设备 | 第90-91页 |
·总述 | 第90页 |
·主配电板 | 第90页 |
·充放电板 | 第90-91页 |
·照明分电箱 | 第91页 |
·岸电箱 | 第91页 |
·电动控制设备 | 第91-92页 |
·概述 | 第91页 |
·起动方式 | 第91页 |
·起动器 | 第91-92页 |
·驾驶室集中控制板 | 第92页 |
·应急切断 | 第92页 |
·照明设备 | 第92-93页 |
·概述 | 第92页 |
·航行灯 | 第92页 |
·信号灯 | 第92-93页 |
·投光工作灯 | 第93页 |
·居住舱室照明 | 第93页 |
·应急照明 | 第93页 |
·一般插座 | 第93页 |
·船内通讯及测量设备 | 第93-95页 |
·声力电话 | 第93-94页 |
·自动电话 | 第94页 |
·通用报警系统 | 第94页 |
·广播系统 | 第94页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第94页 |
·雾笛 | 第94-95页 |
·航行设备 | 第95-96页 |
·磁罗经 | 第95页 |
·雷达 | 第95页 |
·测深仪 | 第95页 |
·GPS接收机 | 第95页 |
·风速风向仪 | 第95页 |
·雨雪清除器 | 第95-96页 |
·自动识别系统(AIS) | 第96页 |
·无线电设备 | 第96页 |
·甚高频(VHF)无线电话 | 第96页 |
·中高频(MF/HF)无线电话 | 第96页 |
·雷达应答器 | 第96页 |
·电缆 | 第96-98页 |
·电缆的选用 | 第96-97页 |
·电缆的安装 | 第97-98页 |
·电力负荷计算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