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20页 |
| ·用于超精密加工的刀具补偿驱动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 ·用于光整强化技术的熨压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6-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超精密切削技术与熨压强化技术的原理 | 第22-34页 |
| ·超精密切削技术 | 第22-26页 |
| ·微量切除原理 | 第22-23页 |
| ·金刚石刀具 | 第23-25页 |
| ·影响超精密切削的因素 | 第25-26页 |
| ·熨压强化技术的原理 | 第26-27页 |
| ·熨压强化原理 | 第26页 |
| ·熨压加工塑性变形深度分析 | 第26-27页 |
| ·压电驱动原理与压电叠堆的特性 | 第27-32页 |
| ·压电叠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 ·压电叠堆的基本特性 | 第28-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用于超精密切削的刀具补偿驱动平台的设计及分析 | 第34-46页 |
| ·柔性铰链的设计及分析 | 第34-38页 |
| ·柔性铰链结构形式及材料的选择 | 第34-36页 |
| ·柔性铰链刚度计算 | 第36-37页 |
| ·柔性铰链的有限元分析 | 第37-38页 |
| ·用于超精密切削的刀具补偿驱动平台整体设计 | 第38-45页 |
| ·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 ·各部结构分析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刀具补偿驱动平台的性能测试与实验分析 | 第46-58页 |
| ·实验仪器介绍 | 第46-49页 |
| ·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 ·驱动机构工作稳定性测试 | 第49页 |
| ·空载输出能力测试 | 第49-50页 |
| ·刀具补偿驱动平台的外圆表面车削实验及分析 | 第50-55页 |
| ·不同材料的车削实验 | 第51-53页 |
| ·金刚石数控刀具与刀具补偿驱动平台的对比实验 | 第53-54页 |
| ·不同切削参数的车削实验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5章 用于表面光整强化的熨压机构的设计研究 | 第58-66页 |
| ·用于表面光正强化的熨压机构的结构 | 第58-61页 |
| ·整体结构及工作方式 | 第58-59页 |
| ·直线动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60页 |
| ·接触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60-61页 |
| ·熨压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 ·空载输出能力测试 | 第61-62页 |
| ·熨压实验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作者成果简介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