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进气道论文

高超声速侧压式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图表清单第8-14页
注释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研究背景第15-18页
   ·变几何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提出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3-24页
第二章 高超声速侧压式进气道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第24-30页
   ·侧压式进气道无粘激波理论分析第24-26页
   ·侧压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第26-27页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高超声速侧压式进气道原型模型设计第30-43页
   ·侧压式进气道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第30-36页
     ·侧向压缩角影响规律第30-32页
     ·顶压和侧压分配比例(隔离段出口宽高比)影响规律第32页
     ·进口宽高比影响规律第32-34页
     ·唇口角影响规律第34-35页
     ·补偿角影响规律第35-36页
   ·原型进气道性能与流场特性第36-38页
   ·原型进气道攻角特性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高超声速侧压式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第43-75页
   ·移动唇口变几何方案第43-58页
     ·移动唇口调节方案设计第43-44页
     ·移动唇口调节方案起动性能第44-46页
     ·移动唇口方案调节规律第46-58页
   ·喉道顶板可调放气变几何方案第58-66页
     ·喉道顶板放气方案设计第58-60页
     ·喉道顶板放气方案起动性能第60-65页
     ·喉道顶板放气方案调节规律第65-66页
   ·唇口旋转变几何方案第66-73页
     ·唇口旋转调节方案设计第66-67页
     ·唇口旋转调节方案起动性能第67-73页
     ·唇口旋转方案调节规律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高超声速高性能曲面压缩侧压式进气道第75-95页
   ·弯曲压缩面设计方法第75-78页
     ·二维特征线理论第75-76页
     ·曲面压缩设计参数选取方法第76-78页
     ·进气道参数选取第78页
   ·曲面压缩在侧压式进气道的运用第78-90页
     ·弯曲压缩顶板型面设计第78-83页
     ·尖唇口设计第83-86页
     ·0.8x 等熵压缩侧板型面设计第86-88页
     ·前掠侧板设计第88-90页
   ·实验准备第90-93页
     ·唇口移动调节方案起动性能第90-91页
     ·喉道放气调节方案起动性能第91-92页
     ·调节规律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总结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在学期间的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谐叶盘振动特性分析与鲁棒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模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量识别的鲁棒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