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官方新闻网站的公共危机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35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对象第12-21页
  一、现实的起点第13-15页
  二、研究对象界定及理论依据第15-21页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意义与基本框架第21-26页
  一、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第21-22页
  二、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22-23页
  三、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第23-26页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6-35页
  一、国外公共危机研究第26-29页
  二、国内公共危机研究第29-32页
  三、公共危机研究现状评析第32-35页
第二章 公共危机传播的现实背景第35-57页
 第一节 公共危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第35-39页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第35-36页
  二、公共危机的特征第36-38页
  三、危机的形态第38-39页
 第二节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公共危机传播第39-46页
  一、风险和风险社会第39-41页
  二、风险社会的特点第41-43页
  三、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公共危机传播第43-46页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总体性到分化性第46-52页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及制度变迁第46-47页
  二、社会转型期中的公共危机传播第47-52页
 第四节 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体制改革第52-57页
  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第52-54页
  二、中国传媒的体制变迁第54-57页
第三章 官方新闻网站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功能与特性第57-71页
 第一节 官方新闻网站在危机传播中的功能第57-59页
  一、即时发布权威信息第57-58页
  二、动员公众参与危机治理第58-59页
  三、聚集公众舆论第59页
 第二节 官方新闻网站公共危机传播特性第59-71页
  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第59-67页
  二、官方新闻网站:政府管理与信息传播的平台第67-71页
第四章 官方新闻网站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镜像第71-110页
 第一节 危机中的政府和媒体第71-77页
  一、新媒体对政府危机传播的影响:传播主体的变化第71-73页
  二、政府公共危机传播观念的转变第73-77页
 第二节 官方新闻网站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表现形态第77-103页
  一、汶川地震第79-84页
  二、拉萨3·14事件第84-91页
  三、甲型流感第91-96页
  四、石首事件第96-103页
 第三节 官方新闻网站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缺陷第103-110页
  一、官方新闻网站自身建设层面的缺陷和问题第104-106页
  二、官方新闻网站体制意识层面的缺陷和问题第106-110页
第五章 官方新闻网站应对公共危机的改革路径第110-133页
 第一节 当代国外政府门户网站的经验与启示第110-120页
  一、当代国外政府门户网站应对公共危机的经验介绍第110-116页
  二、对中国官方新闻网站公共危机传播的借鉴与启示第116-120页
 第二节 中国官方新闻网站的应对公共危机的对策第120-133页
  一、体制层面:从"组织喉舌"到"社会传播机构"第120-123页
  二、意识层面:在新媒体视野下树立正确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第123-125页
  三、机制层面:建立健全的舆情发布、媒体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第125-133页
结语第133-136页
后记·十年第136-138页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
下一篇:新闻德性论--西方新闻伦理思想与实践的知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