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朝鲜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 第15-2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4-28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24-26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三、 本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朝鲜战争的起因与决策 | 第28-80页 |
第一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 | 第28-48页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中朝关系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第30-35页 |
二、 中苏同盟的结成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第35-40页 |
三、 中美冲突的升级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第40-44页 |
四、 毛泽东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激情对其出兵朝鲜决策的影响 | 第44-48页 |
第二节 1950:朝鲜战争初美国杜鲁门政府决策的再考察 | 第48-65页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台湾和朝鲜的政策 | 第49-51页 |
二、 美国杜鲁门政府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 第51-60页 |
三、 影响杜鲁门政府迅速介入朝鲜战争决策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60-65页 |
第三节 苏联卷入朝鲜战争:前苏联解密档案中的新观点 | 第65-80页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历史背景(1945-1950) | 第66-68页 |
二、 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对朝鲜政策的改变 | 第68-75页 |
三、 影响斯大林关于朝鲜决策转变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75-80页 |
第三章 朝鲜战争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再研究 | 第80-126页 |
第一节 有关朝鲜战争中美军实施细菌战争论的再考察 | 第80-93页 |
一、 中美有关朝鲜战争中细菌战争论的历史回顾 | 第80-85页 |
二、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政府对细菌战的基本政策及研发过程 | 第85-90页 |
三、 美国现有档案文献资料中关于其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证据 | 第90-93页 |
第二节 不确定的敌人:朝鲜战争中美苏空军战略的比较研究 | 第93-109页 |
一、 苏联空军卷入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 第94-98页 |
二、 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战略与行动 | 第98-103页 |
三、 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与行动 | 第103-109页 |
第三节 朝鲜战争中战俘遣返问题的再研究 | 第109-121页 |
一、 中美有关战俘遣返原则上的分歧与政治考虑 | 第110-115页 |
二、 战俘遣返协议达成背后的苏联因素 | 第115-117页 |
三、 战俘遣返中导致中国战俘不同去向的原因 | 第117-121页 |
第四节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人数的再考察 | 第121-126页 |
一、 中美两军在战争伤亡统计数据方面存在的差异 | 第122-123页 |
二、 导致中美两军战争伤亡统计数据差异的主要因素 | 第123-126页 |
第四章 朝鲜战争的结局与反思 | 第126-142页 |
第一节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是非得失 | 第126-129页 |
第二节 朝鲜战争对美苏两国以及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影响 | 第129-133页 |
第三节 朝鲜战争中值得反思的历史经验 | 第133-138页 |
第四节 朝鲜战争对解决朝鲜半岛危机乃至国际局部冲突的借鉴意义 | 第138-14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1页 |
个人简历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