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史论文

感性智慧:维柯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序论第13-31页
 一、国内外维柯研究综述第13-20页
 二、维柯美学思想研究的合理性第20-28页
 三、本文研究思路第28-31页
第一章 维柯的思想与著作第31-49页
 第一节 维柯的思想历程第31-40页
  一、维柯思想的发展第31-38页
  二、维柯主要的思想资源第38-40页
 第二节 维柯的著作第40-49页
  一、早期著作第40-43页
  二、中晚期著作第43-49页
第二章 从认识论到方法论:“感性”的上升之路第49-77页
 第一节 维柯美学思想的开端:“感性”的认识论第50-65页
  一、人的求知本性第51-55页
  二、人的堕落本性第55-60页
  三、始于感性的认识历程第60-62页
  四、终于感性的认识历程第62-65页
 第二节 维柯美学思想的发展:“感性”的方法论第65-77页
  一、常识与审慎智慧第65-68页
  二、论题法第68-71页
  三、雄辩术第71-77页
第三章 形而上学:“感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真理第77-97页
 第一节 维柯的真理观第77-89页
  一、“真理即创造”的形而上学原则第78-82页
  二、神的真理与人的真理第82-85页
  三、人的各种知识的确定性第85-89页
 第二节 维柯美学思想的成熟:“感性”作为创造性的真理第89-97页
  一、感性能力作为创造力第90-93页
  二、感性知识的确定性第93-97页
第四章 “诗性智慧”:“感性”基础上的人类早期智慧第97-131页
 第一节 “诗性智慧”的感性起源第98-105页
  一、探讨“诗性智慧”的基础:“真理即创造”第98-100页
  二、早期人类的感性思维第100-102页
  三、感觉和想象的“诗性玄学”第102-105页
 第二节 “诗性智慧”之体系:早期人类的人性制度第105-121页
  一、“诗性逻辑”第107-113页
  二、诗性伦理”第113-114页
  三、“诗性经济”第114-117页
  四、“诗性政治”第117-121页
 第三节 “诗性智慧”之体系:早期人类的世界观第121-131页
  一、“诗性物理”第121-125页
  二、“诗性天文”第125-127页
  三、“诗性时历”第127-128页
  四、“诗性地理”第128-131页
第五章 “诗性智慧”的核心:“诗”与形象思维第131-147页
 第一节 “诗”与“诗人”第131-138页
  一、“诗”即想象的“创造”第131-134页
  二、“诗人”们第134-138页
 第二节 形象思维第138-147页
  一、形象思维的运行机制:转喻、隐喻与变形第139-141页
  二、形象思维的成果:诗性人物性格第141-147页
结语 维柯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与当代意义第147-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9页
后记第159-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
下一篇:中国之后何处去?--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IM-OMF)国际传教运动之全球地域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