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汇与冲突的一生--解读凌叔华小说《古韵》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导论 | 第6-13页 |
第一章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凌叔华的幼年经历 | 第13-27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母亲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保姆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疾病 | 第19-25页 |
第五节 通过教育转型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现代西方教育的影响:凌叔华的童年经历 | 第27-43页 |
第一节 女孩教育 | 第27-30页 |
第二节 父亲 | 第30-35页 |
第三节 日本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天津 | 第36-41页 |
第五节 通过自由婚姻的变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中西文学对比:凌叔华的情感与姻 | 第43-60页 |
第一节 自由婚姻 | 第43-48页 |
第二节 凯瑟琳·曼殊菲尔德 | 第48-50页 |
第三节 陈西滢 | 第50-54页 |
第四节 朱利安·贝尔 | 第54-55页 |
第五节 通过战争的转变 | 第55-60页 |
第四章 艺术的价值:内战中的凌叔华 | 第60-75页 |
第一节 传统艺术和战争 | 第60-63页 |
第二节 国民党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共产党 | 第65-69页 |
第四节 出国 | 第69-74页 |
第五节 转型与出发 | 第74-75页 |
第五章 他乡与故乡:凌叔华的异国经历 | 第75-89页 |
第一节 传统移民 | 第75-77页 |
第二节 多伦多 | 第77-79页 |
第三节 新加坡 | 第79-85页 |
第四节 伦敦 | 第85-88页 |
第五节 通过艺术的转变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文学家的一生:凌叔华中西交错的经历 | 第89-99页 |
第一节 传统退休 | 第89-90页 |
第二节 西方 | 第90-92页 |
第三节 东方 | 第92-94页 |
第四节 交汇 | 第94-95页 |
第五节 在冲突中转型 | 第95-99页 |
结语 文化的回归与冲突:凌叔华新中国的生活 | 第99-105页 |
第一节 艺术家的回归 | 第99-100页 |
第二节 七个阶段 | 第100-101页 |
第三节 再造 | 第101-102页 |
第四节 解决冲突 | 第102-103页 |
第五节 改变传统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2页 |
附件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