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务派遣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15页
第1章 劳务派遣概述第15-21页
   ·劳务派遣的含义及概念辨析第15页
     ·劳务派遣的含义第15页
   ·劳务派遣的特征第15-16页
     ·劳务派遣由三方主体组成第15-16页
     ·劳务派遣使用与雇佣相分离第16页
     ·劳务派遣中的“三性”规定第16页
   ·劳务派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比较第16-18页
     ·劳务派遣与承揽第16-17页
     ·劳务派遣与人事借调第17页
     ·劳务派遣与人事外包第17页
     ·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第17-18页
   ·劳务派遣中三方主法律关系辨析第18-19页
     ·劳务派遣中三方主体法律关系第18-19页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第19-21页
第2章 劳务派遣的兴起和发展第21-28页
   ·劳务派遣在各国的兴起第21-23页
     ·劳务派遣在美国的兴起第21-22页
     ·劳务派遣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第22-23页
     ·日本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与确立第23页
   ·劳务派遣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与沿革第23-24页
   ·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第24-28页
     ·劳务派遣行业在我国的兴起第24页
     ·我国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规范第24-25页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行业的影响第25-28页
第3章 劳务派遣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28-32页
   ·劳务派遣的理论基础第28-29页
     ·突破传统劳动法律关系结构第28页
     ·超越劳动力非商品化概念第28-29页
     ·打破亲自履行原则第29页
   ·劳务派遣的现实意义第29-32页
     ·适应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第29-30页
     ·提高劳务派遣三方主体各方收益第30页
     ·劳务派遣行为对关系各方的其他影响第30-32页
第4章 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第32-35页
   ·我国关于雇主责任的规定第32-33页
   ·明确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的必要性第33页
   ·我国雇主责任归责原则探讨第33-35页
第5章 我国劳务派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35-44页
   ·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第35页
     ·保险福利待遇较低第35-36页
     ·缺乏或者没有增长薪酬的机会第36页
     ·员工薪金支付与实际工作易产生脱节第36页
     ·“同工不同酬”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第36-37页
     ·逆向派遣第37-38页
     ·再派遣问题第38页
     ·跨地区就业的政策衔接问题第38页
     ·劳务派遣“三性”定义模糊不清第38-39页
     ·没有对劳务派遣行为进行明确定义第39页
   ·解决方案第39-44页
     ·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第40页
     ·通过法律规定完善劳务派遣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第40页
     ·完善员工薪金增长机制第40页
     ·完善员工薪金支付途径第40-41页
     ·进一步完善“同工同酬”,提出细节化要求第41页
     ·对劳务派遣期限进行限定,遏制“逆向派遣”情况发生第41页
     ·加强动态管控,防范再派遣行为第41-42页
     ·建立区域性长效机制,解决劳务派遣跨地区就业政策衔接问题第42页
     ·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中“三性”定义第42-43页
     ·借鉴各国经验,设立专门劳务派遣法律进行规范,严格定义劳务派遣概念所涵盖范围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第三产业劳动收入占比问题研究
下一篇:感知学习风格对通道效应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