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电离层物理论文

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与重构技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0页
   ·电离层探测研究背景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历史第14-16页
     ·武汉大学电离层探测系统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0-39页
   ·电离层概述第20-28页
     ·连续性方程第20-21页
     ·电离层基本特性和现象第21-28页
       ·电离层分层结构第22-24页
       ·电离层各层电子密度分布特性第24-27页
       ·电离层异常与扰乱现象第27-28页
   ·电离层电波传播基础第28-33页
     ·磁离子理论第28-30页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主要影响第30-33页
   ·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模型第33-38页
     ·Chapman模型第33-34页
     ·QP模型第34-35页
     ·QPS模型第35-37页
     ·IRI模型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探测方法第39-66页
   ·电离层垂直探测第40-43页
   ·电离层斜向探测第43-46页
   ·电离层斜向返回散射探测第46-55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49-52页
     ·反演方法简要介绍第52-55页
   ·GPS信标探测第55-64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55-58页
     ·GPS概述第58-61页
     ·GPS测量TEC基本原理第61-64页
     ·GPS电离层延迟表达式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斜向返回散射扫频电离图的反演第66-87页
   ·VFSA算法第67-70页
     ·模型扰动规则第68-69页
     ·状态接受概率准则第69-70页
     ·退火计划及模型实现第70页
   ·电离层模型第70-71页
   ·射线参数的理论计算第71-72页
   ·反演算法及其实现第72-76页
   ·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实验第76-86页
     ·实验设备介绍第76-77页
     ·探测与反演结果Ⅰ第77-80页
     ·探测与反演结果Ⅱ第80-83页
     ·探测与反演结果Ⅲ第83-84页
     ·分析与讨论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基于斜返电离图和层析成像的联合反演第87-110页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第88-90页
   ·基于GPS的电离层层析反演第90-93页
     ·反问题的求解方法第90-91页
     ·不适定问题的求解准则第91-93页
   ·反演算法及其实现第93-100页
     ·电离层模型第93-94页
     ·乘法代数重建法第94-95页
     ·层析方程的建立第95-100页
   ·基于斜返和层析成像的联合反演实验第100-106页
     ·实验介绍第100-102页
     ·反演结果与比较第102-105页
     ·分析与讨论第105-106页
   ·代数重构算法与乘法代数重构算法对比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工作总结第110-111页
   ·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与论文成果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2天波和6.5天波的TIMED/SABER观测研究
下一篇:分层异重流背景下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水华生消机理及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