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绪论 | 第15-30页 |
一、现代谍战叙事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二、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3-30页 |
第一章 谍文化:谍战叙事的审美意蕴空间 | 第30-45页 |
第一节 谍的起源和特征 | 第30-35页 |
一、谍的起源 | 第30-31页 |
二、谍的特征 | 第31-35页 |
第二节 谍文化的精神资源 | 第35-38页 |
一、谍与兵家思想 | 第35-36页 |
二、谍与儒家思想 | 第36-37页 |
三、谍与侠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谍文化:新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 | 第38-45页 |
一、谍文化的传统内涵 | 第39-41页 |
二、谍文化的现代性内涵 | 第41-45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流变 | 第45-94页 |
第一节 在民族主义大潮中高歌的民国谍战叙事 | 第45-67页 |
一、民国谍战叙事的发生 | 第45-46页 |
二、民国谍战叙事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46-49页 |
三、民国谍战叙事产生的文化条件 | 第49-54页 |
四、民国谍战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 | 第54-65页 |
五、民国谍战叙事的文化意识形态特征 | 第65-67页 |
第二节 为共和国歌唱的红色谍战叙事 | 第67-75页 |
一、红色谍战叙事的界定 | 第67-69页 |
二、大叙事与小叙事 | 第69-71页 |
三、类型人物塑造 | 第71-75页 |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宣传向新娱乐性追求蜕变 | 第75-94页 |
一、意识形态功能和策略的延续 | 第76-79页 |
二、新娱乐性走上前台 | 第79-83页 |
三、反特电视剧对类型反特片的叙事超越 | 第83-94页 |
第三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的传奇叙述 | 第94-131页 |
第一节 传奇的叙事学内涵 | 第94-97页 |
一、传奇属于故事 | 第94-95页 |
二、传奇属于话语 | 第95-96页 |
三、传奇的地位 | 第96-97页 |
第二节 叙事内容传奇化 | 第97-114页 |
一、两类传奇的扭结 | 第98-100页 |
二、单向度与多向度的人物 | 第100-107页 |
三、多重而复杂的情欲纠葛 | 第107-114页 |
第三节 传奇化叙事策略 | 第114-131页 |
一、悬疑扣人心魄 | 第115-119页 |
二、多类型冲突交互生辉 | 第119-125页 |
三、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变化 | 第125-131页 |
第四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的身体叙述 | 第131-161页 |
第一节 始于解放经由政治抵达娱乐的女性身体 | 第131-152页 |
一、自由化的女性身体 | 第131-134页 |
二、政治化的女性身体 | 第134-137页 |
三、被消费的女性身体 | 第137-140页 |
四、新世纪与建国后至80年代的女性身体比较 | 第140-143页 |
五、女性身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143-152页 |
第二节 男性身体的暴力性展示 | 第152-161页 |
一、男性身体的存在方式 | 第153-156页 |
二、暴力性男性身体的功能 | 第156-159页 |
三、男性身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159-161页 |
第五章 新世纪谍战剧的浪漫化叙述 | 第161-189页 |
第一节 谍战剧的浪漫精神取向 | 第161-172页 |
一、第三次谍战影视浪潮 | 第161-163页 |
二、政治浪漫化:理想主义 | 第163-166页 |
三、审美浪漫化:神秘性体验 | 第166-170页 |
四、关于浪漫精神退位的质疑 | 第170-172页 |
第二节 谍战剧浪漫化艺术的历史规定性 | 第172-189页 |
一、基于新“神话”的规定 | 第173-176页 |
二、基于文化孤独个体的心理需求 | 第176-180页 |
三、基于世俗审美的需要 | 第180-189页 |
结语 | 第18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01页 |
附录 | 第201-202页 |
后记 | 第202-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