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乐舞诗的意境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 2 观乐舞之景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 | 第12-28页 |
| ·与乐舞之景表现相一致的情感体验 | 第13-22页 |
| ·家国平定,欢欣鼓舞的情感体验 | 第13-16页 |
| ·活泼轻快,自由洒脱的情感体验 | 第16-19页 |
| ·悲壮苍凉,哀婉悠长的情感体验 | 第19-22页 |
| ·与乐舞之景表现相悖离的情感体验 | 第22-28页 |
| ·观昂扬激越之景而怀古伤今 | 第22-23页 |
| ·观自由奔放之景而悲喜交加 | 第23-28页 |
| 3 想象之虚与场景之实造象外之境 | 第28-38页 |
| ·飞笔留白 | 第28-31页 |
| ·听觉空白 | 第28-29页 |
| ·视觉空白 | 第29-30页 |
| ·有意剪裁 | 第30-31页 |
| ·多角度的想象与联想 | 第31-38页 |
| ·以小见大 | 第31-32页 |
| ·神仙化 | 第32-35页 |
| ·时空转换 | 第35-38页 |
| 4 唐代乐舞诗的“韵味” | 第38-50页 |
| ·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审美“韵味” | 第38-46页 |
| ·初盛唐发扬蹈厉的审美“韵味” | 第38-40页 |
| ·盛唐现世长乐的审美“韵味” | 第40-42页 |
| ·盛中唐转型期沉郁顿挫、悲凉哀婉的审美“韵味” | 第42-45页 |
| ·晚唐多愁善感的审美“韵味” | 第45-46页 |
| ·与宋代乐舞词相比下的独特“韵味” | 第46-50页 |
| ·审美心理的变化 | 第46-47页 |
| ·内容风格的变化 | 第47-50页 |
| 5 结语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