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 ·镁合金及其优越性 | 第10页 |
| ·镁合金的应用领域 | 第10页 |
| ·镁合金各种加工方式 | 第10-11页 |
| ·双辊带材铸轧机的简介 | 第11-12页 |
| ·带材铸轧机的发展历程 | 第12页 |
| ·国外带材铸轧机发展 | 第12页 |
| ·国内带材铸轧机发展历程 | 第12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国外镁合金带材铸轧的发展 | 第12-13页 |
| ·国内镁合金带材铸轧发展 | 第13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仍面对的挑战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的设计 | 第16-36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整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16-17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设计思想比较 | 第16-17页 |
| ·最终设计方案 | 第17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的整体设计 | 第17-22页 |
| ·整体设计简介 | 第18-19页 |
| ·铸轧力与铸轧力矩的计算 | 第19-22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倾动机座设计 | 第22-25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倾动机座设计理念 | 第22页 |
| ·倾动机座结构设计 | 第22页 |
| ·主机与传动系统的自适应性 | 第22-23页 |
| ·主机与浇铸系统对接 | 第23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倾斜角度测量 | 第23-25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辊设计 | 第25-32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辊总体设计 | 第25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水流量的计算 | 第25-26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辊芯设计 | 第26-29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水流量调节装置设计 | 第29-30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辊套及其它的设计 | 第30-31页 |
| ·铸轧辊装配及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 | 第31-32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辊设计总结 | 第32页 |
| ·预应力液压缸的设计 | 第32-35页 |
| ·缸筒的计算及材料选取 | 第32-34页 |
| ·预应力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 第34页 |
| ·预应力液压缸的工作过程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动态模拟的研究 | 第36-46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动态模拟的意义 | 第36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运动建模与计算 | 第36-37页 |
| ·铸轧辊辊缝在倾斜后与倾斜前的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的位移差的计算 | 第36-37页 |
| ·a_0~1的转动范围 | 第37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动态模拟 | 第37-41页 |
| ·基于 VB 的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动态模拟程序开发 | 第37-39页 |
| ·指定数据后的动态模拟 | 第39-40页 |
| ·模拟数据输出 | 第40-41页 |
| ·数据整理 | 第41页 |
| ·基于 Matlab 的镁合金带材铸轧机运动轨迹拟合方程的建立 | 第41-43页 |
| ·Matlab 简介 | 第41页 |
| ·数据拟合方法 | 第41-42页 |
| ·图像形成及方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基于 ANSYS 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72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46-49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46页 |
| ·有限元方法基本步骤 | 第46-47页 |
|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 ·ANSYS 软件的原理简介 | 第49页 |
| ·牌坊强度与刚度分析 | 第49-54页 |
| ·牌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 ·牌坊强度、刚度分析 | 第49-54页 |
| ·轴承座强度、刚度分析 | 第54-58页 |
| ·材料定义及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 ·轴承座载荷施加 | 第55页 |
| ·轴承座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5-58页 |
| ·牌坊动态特性的分析 | 第58-67页 |
| ·轴承座动态特性分析 | 第67-69页 |
| ·铸轧辊轴承座冲击性振动的产生原因分析 | 第67页 |
| ·铸轧辊轴承座的谐响应求解方法及求解步骤 | 第67页 |
| ·上轴承座改善前的模态分析 | 第67-68页 |
| ·上轴承座改善前的谐响应分析 | 第68页 |
| ·改善措施 | 第68页 |
| ·上轴承座改善后的模态分析 | 第68-69页 |
| ·上轴承座改善后的谐响应分析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 第五章 基于键合图和 Simulink 的压上系统仿真 | 第72-80页 |
| ·键合图理论 | 第72-75页 |
| ·键合图基本概念 | 第72-73页 |
| ·键合图的基本元件 | 第73-75页 |
| ·镁合金带材铸轧机压上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 ·压上系统实体模型简化 | 第75页 |
| ·功率键合图的建立 | 第75-76页 |
| ·键合图转化成方块图 | 第76-77页 |
| ·压上系统动态仿真以及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总结 | 第80页 |
| ·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附录 1 | 第88-89页 |
| 附录 2 | 第89-91页 |
| 附录 3 | 第91-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