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减贫与再分配效应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目录第13-16页
图目录第16-17页
表目录第17-1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9-3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9-23页
  一、研究背景:利益分配失衡、城市贫困问题凸显第19-21页
  二、研究意义:为推动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第21-2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3-28页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8-31页
  一、主要内容第28-29页
  二、研究方法第29-31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31-36页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对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政策效果的全面测度第31-33页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数据资料的局限和分析的进一步深化第33-36页
第二章 社会救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阐述第36-49页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第36-42页
  一、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6-40页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40-42页
 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42-49页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性质第42-44页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容第44-46页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第46-49页
第三章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第49-94页
 第一节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历史演进第49-52页
 第二节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制度框架第52-53页
 第三节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总体发展第53-64页
  一、城市低保的救助对象第53-57页
  二、城市低保的保障标准第57-59页
  三、城市低保的财政支出第59-62页
  四、城市低保主要的资金来源第62-64页
 第四节 城市低保制度的执行情况第64-94页
  一、城市低保的目标瞄准第64-73页
  二、城市低保标准的设定第73-94页
第四章 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测度第94-129页
 第一节 城市低保减贫效应的测算方法第94-102页
  一、贫困的界定第94-95页
  二、贫困线的类型与选择第95-99页
  三、贫困指数的选择第99-102页
 第二节 数据描述第102-109页
  一、数据来源第102-103页
  二、数据分析第103-109页
 第三节 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第109-129页
  一、我国城镇的贫困现状第109-113页
  二、按地区测度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第113-120页
  三、按家庭类型测度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第120-129页
第五章 城市低保的再分配效应测度第129-145页
 第一节 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指标和方法第129-134页
  一、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指标第129-130页
  二、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方法第130-131页
  三、再分配效应的分解方法第131-134页
 第二节 城市低保的再分配效应第134-145页
  一、按地区测度城市低保的再分配效应第134-139页
  二、按家庭类型测度城市低保的再分配效应第139-145页
第六章 政策模拟——以天津市为例第145-169页
 第一节 政策模拟理论第145-147页
 第二节 城市低保政策模拟的说明第147-148页
 第三节 天津市城镇低保的发展情况第148-160页
  一、天津市城镇低保的发展历程第148-149页
  二、天津市城镇低保的救助情况第149-155页
  三、天津市城镇低保的减贫效应和再分配效应第155-160页
 第四节 政策模拟第160-169页
  一、目标瞄准模拟第160-165页
  二、低保标准模拟第165-169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69-17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169-172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172-179页
  一、做好城市低保对象的识别与认定第173-174页
  二、合理确定城市低保标准第174-175页
  三、保证城市低保资金的来源第175页
  四、提高城市低保的管理水平第175-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7页
致谢第187-18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冲突中政府的第三方干预角色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基本权益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