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地理栅格数据的特点 | 第14-15页 |
·并行计算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栅格数据并行处理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关键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分析 | 第27-40页 |
·地理栅格数据处理算法的串\并行方式对比 | 第27-29页 |
·地理栅格多线程并行的I/O | 第29-30页 |
·地理栅格数据多进程并行的I/O | 第30-34页 |
·地理栅格数据并行共享访问 | 第34-36页 |
·地理栅格并行处理程序特征 | 第36-37页 |
·地理栅格并行处理框架目标 | 第37-39页 |
·实验环境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协作式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的并行处理框架 | 第40-60页 |
·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的并行处理框架的结构与任务 | 第40-42页 |
·基于框架的地理栅格数据间接访问技术 | 第42-45页 |
·基于框架的地理栅格数据典型并行操作方法 | 第45-51页 |
·简化数据网络传输 | 第45-46页 |
·数据块虚实操作 | 第46-47页 |
·多策略下的数据拆分与合并 | 第47-49页 |
·相邻分块数据的合并方法 | 第49-51页 |
·面向并行框架的典型地理栅格数据处理机制 | 第51-54页 |
·基于框架的栅格数据处理算法代码分隔方法 | 第54-56页 |
·基于框架的团队协作模式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协作式地理栅格数据局域并行 | 第60-94页 |
·局部型栅格算法的特点和运行模式 | 第60-61页 |
·典型地理栅格局部计算算法的并行验证 | 第61-63页 |
·面向并行框架的数学形态学分析并行化算法实现 | 第63-78页 |
·膨胀和腐蚀算法 | 第63-71页 |
·开运算算法和闭运算算法 | 第71-78页 |
·面向并行框架的滤波分析并行化算法实现 | 第78-85页 |
·空间域平滑滤波算法 | 第78-81页 |
·空间域锐化滤波算法 | 第81-85页 |
·面向并行框架的栅格影像增强算法实现 | 第85-92页 |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 第85-88页 |
·直方图规则化算法 | 第88-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协作式地理栅格数据全局并行 | 第94-106页 |
·全局型地理栅格算法的特点和运行模式 | 第94-95页 |
·全局型地理栅格算法特点分析——以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为例 | 第95-97页 |
·面向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的并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 第97-100页 |
·傅里叶算法并行处理算法实现 | 第100-101页 |
·框架支持傅里叶并行算法的优化 | 第101-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协作式地理栅格数据动态并行 | 第106-117页 |
·栅格数据动态计算的特点和运行模式 | 第106-107页 |
·地理栅格数据动态并行特点分析——以FCM算法为例 | 第107-109页 |
·面向并行框架的FCM并行栅格聚类算法 | 第109-113页 |
·基于并行框架的FCM算法优化 | 第113-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7-1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