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小菜蛾的发生及危害 | 第12页 |
2 小菜蛾抗药性概述 | 第12-13页 |
3 小菜蛾对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 | 第13-14页 |
·解毒代谢增强 | 第13-14页 |
·靶标敏感降低 | 第14页 |
4 昆虫鱼尼丁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鱼尼丁受体的研究历史 | 第14-16页 |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 | 第16-17页 |
·鱼尼丁受体的门控机制 | 第17页 |
·鱼尼丁受体的调控因子 | 第17-18页 |
5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历史 | 第18-19页 |
·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治效果 | 第19-20页 |
6 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 | 第20-21页 |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制研究 | 第21页 |
7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 | 第23-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 | 第23页 |
·化学药剂 | 第23页 |
·生物测定 | 第23-24页 |
·试虫处理及小菜蛾亲代生物学参数的记录 | 第24页 |
·F1代生物学参数的记录 | 第24页 |
·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参数统计 | 第24-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氯虫苯甲酰胺LC_(25)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亲代的亚致死效应 | 第25-26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亲代和F1代繁殖力、孵化率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26-28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F1代小菜蛾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生物学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谱 | 第32-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41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方法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33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引物设计 | 第33-35页 |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反应 | 第35-37页 |
·PCR扩增 | 第37-39页 |
·PCR产物胶回收、连接和转化 | 第39-40页 |
·重组子的菌落PCR鉴定及序列分析 | 第40页 |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抗体的制备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49页 |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的克隆 | 第41-42页 |
·小菜蛾与其他昆虫鱼尼丁受体基因的系统进化学比较 | 第42-43页 |
·PxRyR氨基酸序列的一级结构 | 第43-44页 |
·PxRyR调控因子结合位点 | 第44-46页 |
·小菜蛾鱼尼丁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 | 第46-47页 |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 | 第47-48页 |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蛋白的确定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广东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分子机制 | 第51-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5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方法 | 第51-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生物测定 | 第52页 |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52页 |
·引物设计 | 第52-53页 |
·单头小菜蛾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3页 |
·PCR扩增 | 第53-54页 |
·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与突变位点的基因连锁实验 | 第54页 |
·小菜蛾膜蛋白的制备 | 第54-55页 |
·荧光偏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与鱼尼丁受体的结合能力 | 第55页 |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2 结果 | 第55-59页 |
·不同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 | 第55-56页 |
·G4946E突变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相关性 | 第56-58页 |
·不同种群鱼尼丁受体与氯虫苯甲酰胺的结合能力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五章 云南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分子机制 | 第61-7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3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方法 | 第61页 |
·生物测定 | 第61页 |
·引物设计 | 第61-63页 |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第63页 |
·PCR扩增 | 第63页 |
·杂交及连锁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 | 第63-68页 |
·不同种群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 | 第63-64页 |
·鱼尼丁受体新突变位点的确定 | 第64-65页 |
·突变连锁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第65-67页 |
·突变连锁与抗性的关系 | 第67-68页 |
3. 讨论 | 第68-71页 |
第六章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抗性相关突变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71-7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1-72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方法 | 第71页 |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第71页 |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71-72页 |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第72页 |
2. 结果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5页 |
第七章 PxRyR上调表达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第75-8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5-79页 |
·供试小菜蛾及饲养方法 | 第75页 |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主要仪器 | 第75-76页 |
·生物测定 | 第76页 |
·总RNA提取及real-time PCR cDNA模板的合成 | 第76页 |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76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药剂处理 | 第76页 |
·含T7启动子DNA模板的制备 | 第76-77页 |
·dsRNA的制备 | 第77-78页 |
·PxRyR的RNAi | 第78页 |
·数据分析 | 第78-79页 |
2 实验结果 | 第79-83页 |
·不同种群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 | 第79页 |
·不同种群小菜蛾鱼尼丁表达量比较 | 第79-81页 |
·氯虫苯甲酰胺短期胁迫对小菜蛾鱼尼丁受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81页 |
·注射dsRNA对不同种群小菜蛾PxRyR的干扰效果 | 第81-82页 |
·干扰PxRyR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变化 | 第82-83页 |
3 讨论 | 第83-8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1 总结 | 第85页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85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