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铁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合成及其在中药吸附、电化学检测和工业催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引言第12-13页
   ·有序介孔碳材料第13-20页
     ·有序介孔碳材料发展第13-14页
     ·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合成第14-19页
       ·硬模板法第14-16页
       ·软模板法第16-19页
     ·有序介孔碳的修饰改性第19-20页
   ·铁基有序介孔碳的应用第20-25页
     ·吸附分离第20-21页
     ·电化学检测第21-23页
     ·氨分解催化剂第23-25页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磁性Fe_3O_4/OMC的合成及在吸附分离中的应用第27-40页
   ·引言第27-28页
   ·实验部分第28-31页
     ·实验中主要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第28页
     ·磁性有序介孔碳的合成第28-29页
       ·SBA-15的合成第28-29页
       ·有序介孔碳的合成第29页
       ·磁性有序介孔碳的合成第29页
     ·样品测试表征第29-30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2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第29页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29页
       ·激光显微拉曼分析第29-30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第30页
     ·废水吸附实验第30-31页
       ·中药红花色素废水的制备第30页
       ·吸附时间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第30页
       ·吸附剂的用量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第30页
       ·中药红花废水平衡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30页
       ·吸附对比试验第30-3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1-35页
     ·中药红花色素废水的吸附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石墨化有序介孔碳的合成及在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第40-56页
   ·引言第40-41页
   ·实验部分第41-44页
     ·实验中主要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第41-42页
     ·石墨化有序介孔碳的合成第42页
       ·短棒状SBA-15模板剂的合成第42页
       ·石墨化有序介孔碳的合成第42页
     ·GMC/BMIMPF_6/GC修饰电极的制备第42页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42-43页
     ·样品测试表征第43-44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43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第43页
       ·扫描电镜(SEM)第43页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43页
       ·激光显微拉曼分析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材料结构的表征第44-47页
     ·电化学检测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第47-54页
       ·BMIMPF_6对电极成膜性的影响第47-48页
       ·三种电极单独检测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第48-49页
       ·三种电极同时检测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第49-50页
       ·扫描速度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50-52页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第52-54页
       ·GMC/BMIMPF_6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Fe/OMC的合成及在氨分解催化中的应用第56-72页
   ·引言第56-57页
   ·实验部分第57-59页
     ·实验中主要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第57页
     ·Fe/OMC复合材料的合成第57-58页
       ·有序介孔碳(OMC)的合成第57-58页
       ·Fe/OMC复合材料的合成第58页
     ·氨分解实验第58-59页
     ·样品测试表征第59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5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第59页
       ·扫描电镜(SEM)第59页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59页
       ·热重-差示扫描同步热分析仪(TG-DSC)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70页
     ·有序介孔碳OMC结构的表征第59-65页
     ·Fe/OMC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65-68页
     ·Fe/OMC催化剂的氨分解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第68-70页
       ·氨分解活性第68-69页
       ·氨分解的高温稳定性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8页
论文发表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对丝织品老化的综合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聚硅氧烷荧光微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