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人眼特征的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疲劳检测技术分类第11-13页
     ·基于驾驶员生理参数的疲劳检测第11-12页
     ·基于车辆行为参数的疲劳检测第12页
     ·基于驾驶员物理行为参数的疲劳检测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4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4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4-15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驾驶员疲劳检测相关技术第16-28页
   ·图像处理理论基础第16-23页
     ·灰度化第16页
     ·直方图均衡化第16-18页
     ·图像二值化第18页
     ·图像平滑第18-19页
     ·边缘检测第19-21页
     ·数学形态学第21-23页
   ·人脸检测与人眼定位相关技术第23-24页
     ·人脸与人眼检测方法第23-24页
     ·检测算法分析第24页
   ·人眼跟踪相关技术第24-26页
     ·人眼跟踪方法第24-26页
     ·跟踪算法分析第26页
   ·疲劳检测相关指标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眼定位第28-36页
   ·Adaboost级联分类器第28-33页
     ·Adaboost分类器的训练第28-30页
     ·级联分类结构第30-33页
   ·应用Adaboost级联分类器实现驾驶员脸部和眼睛定位第33-35页
     ·图像预处理第33-34页
     ·驾驶员脸部定位第34-35页
     ·驾驶员眼部定位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人眼跟踪第36-56页
   ·驾驶员眼睛跟踪流程第36-37页
   ·人眼区域的预测第37-42页
     ·预测中心点坐标第38-41页
     ·修正人眼区域范围第41-42页
   ·模板匹配第42-46页
     ·模板匹配搜索策略第43页
     ·匹配准则第43页
     ·模板匹配算法第43-45页
     ·模板更新第45-46页
   ·人眼轮廓提取第46-54页
     ·区域放大第47-49页
     ·边缘检测第49-51页
     ·轮廓提取并标记第51-52页
     ·人眼轮廓判断第52-53页
     ·人眼区域更新第53-54页
   ·重定位判断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疲劳评测第56-64页
   ·人眼特征提取第56-58页
   ·PERCLOS参数提取第58-59页
   ·Eye Blink Frequency参数提取第59-60页
   ·疲劳评测分析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算法实现与仿真结果分析第64-74页
   ·实验环境介绍第64页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64-66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6-72页
     ·不同预测算法下测试与分析第67-68页
     ·不同光线下的测试与分析第68-69页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测试与分析第69-70页
     ·不同转角下的测试与分析第70-71页
     ·刘海干扰下的测试与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4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情感倾向分析的微博表情情感词典构建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形态特征的车道线检测和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