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广告论文

中西方文字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中的混搭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8-11页
1 绪论第11-16页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提出第11页
     ·课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4页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4-16页
2 文字设计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字图形的迥异之姿第16-27页
   ·文字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差异第16-17页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第16-17页
     ·西方文字的起源及发展第17页
   ·文化理念的差异第17-21页
     ·汉字的“观物取象”与西方文字的语音连接第17-19页
     ·汉字的心理和谐与西方文字的形式和谐第19-21页
   ·文字结构的差异第21-23页
     ·汉字的平面铺排第21-22页
     ·西方文字的线性展开第22-23页
   ·文字色彩的差异第23-25页
     ·吉祥与激进的碰撞——红色第23-24页
     ·死亡与圣洁的碰撞——白色第24页
     ·庄严与灾难的碰撞——黑色第24-25页
   ·版式编排的差异第25-27页
     ·汉字编排的严谨优雅第25页
     ·西方文字编排的自由奔放第25-27页
3 文字设计的规律性——中西方文字图形的规范之态第27-32页
   ·汉字图形设计的规律性第27-30页
     ·意象构成设计第27-28页
     ·表象装饰设计第28-30页
   ·西方文字设计的规律性第30-32页
     ·多元化编排创意第30-31页
     ·自由奔放的视觉表达第31-32页
4 文字设计的超越性——东情西韵文字图形化混搭之美第32-47页
   ·文字图形化混搭的概念第33-34页
   ·西方文字图形的中国味道第34-38页
     ·西方设计的调味剂——“笔墨元素”第34-36页
     ·西方设计的调味剂——中国绘画审美观第36-37页
     ·西方设计的调味剂——民间传统符号元素第37页
     ·西方设计的调味剂——中国哲学象征符号第37-38页
   ·汉字图形的拉丁字母化第38-41页
     ·汉字与英文字母的碰撞第38-39页
     ·汉字图形和拉丁字母的混搭第39页
     ·汉字、英文字母和图形的组合第39-41页
   ·版式编排的混搭设计第41-47页
     ·中西文字图形混排时的疏密设计第41-42页
     ·中西文字图形混排时的阅读顺序第42-43页
     ·中西文字图形混排时的维度设计第43-47页
5 中西方文字图形化混搭阐释——何见平设计作品解析第47-50页
   ·“泛泛之交”的混搭艺术第47-48页
   ·“妙法自然”的混搭艺术第48页
   ·“象形文字”的混搭艺术第48-50页
6 中西方文字图形化混搭设计的思考第50-53页
   ·发挥中西方文字在混搭趋势下汉字图形创意优势第50页
   ·在设计教育中要扎根传统文化第50-51页
   ·培养中国设计师的创造精神第51-53页
7 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作者简历第56-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裁分析视角下的英汉企业简介翻译研究
下一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