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相关研究领域 | 第7-11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第7-8页 |
·共享本体表达与语义一致化 | 第8-10页 |
·中间件技术 | 第10-11页 |
·国内外对协同设计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15-22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总体框架 | 第15-16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的协同服务 | 第16-17页 |
·图形协同组件的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协商组件系统结构 | 第18-19页 |
·协同设计中的多视图模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图形协同 | 第22-41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产品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 第22-29页 |
·VRML简介 | 第24-26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的图形交互性与VRML事件体系 | 第26-29页 |
·工程VRML模型的本地控制 | 第29-33页 |
·从Pro/E中导出的VRML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VRML模型代码的修改方案及Java实现 | 第31页 |
·通过Applet实现VRML模型的本地控制 | 第31-33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协同浏览、修改及协同服务的实现 | 第33-41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协同浏览的实现 | 第33-35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协同修改和协同服务的实现 | 第35-41页 |
第四章 多学科协同设计的通信与协商语言 | 第41-60页 |
·传统Agent通信语言KQML及其不足 | 第41页 |
·采用XML设计学科间的通信语言 | 第41-47页 |
·通信语言的基本结构 | 第41-42页 |
·基于XML规范的学科间的通信语言 | 第42-47页 |
·本体(Ontology)设计 | 第47-60页 |
·本体的必要性和概念 | 第47-48页 |
·本体的表述语言 | 第48-50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学科本体的OWL表达 | 第50-60页 |
第五章 多学科协同设计的协商协议与策略 | 第60-82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协商的特点 | 第60-61页 |
·博弈论和协商理论在协商模块中的应用 | 第61-62页 |
·协商模块辅助下的协商及处理过程 | 第62-71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冲突解决的步骤 | 第63-64页 |
·决策树的编辑与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64-66页 |
·回报函数的选择及参与者对各个参数的加权 | 第66-68页 |
·计算查找出最大回报决策组和参数值组 | 第68-70页 |
·判断方案是否受到策略的影响 | 第70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的横向权衡 | 第70-71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中的协商实例 | 第71-78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中协商模块的结构 | 第78-82页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运行实例 | 第82-92页 |
·系统的实现 | 第82-83页 |
·开发任务 | 第82页 |
·开发、测试和运行环境 | 第82-83页 |
·开发工具与开发方法 | 第83页 |
·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的实例运行 | 第83-92页 |
·图形的协同浏览 | 第83-85页 |
·图形的协同修改及协同服务 | 第85-87页 |
·协商系统的运行 | 第87-92页 |
结 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 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