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滞绿突变体tasg1抗旱生理特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符号说明第1-12页
中文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1 引言第19-32页
   ·滞绿突变体及其研究进展第19-26页
     ·叶绿素的降解途径第19-23页
       ·叶绿素酶作用第21页
       ·叶绿素b还原酶第21-22页
       ·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水解酶(PPH)第22-23页
     ·滞绿突变体第23-25页
       ·nyc1/nol突变体第24-25页
       ·nan突变体第25页
       ·nyc3 突变体第25页
     ·滞绿突变体的应用第25-26页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性第25-26页
       ·农产品贮藏、运输和保鲜第26页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第26-30页
     ·植物体内的活性氧第26-27页
     ·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第27-30页
       ·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的非酶系统第27-28页
       ·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的酶促系统第28-3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44页
   ·实验材料第32-33页
     ·植物材料第32页
     ·材料培养与处理第32页
       ·室内幼苗材料培养第32页
       ·盆栽材料培养第32页
       ·大田材料培养第32页
     ·干旱处理第32-33页
     ·大田材料取样方法第33页
     ·酶及生化试剂第33页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第33-39页
     ·大田土壤含水量测定第33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3页
     ·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气体参数的测定第33页
     ·荧光参数的测定第33-34页
     ·叶绿体的制备第34页
     ·叶绿体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测定第34页
     ·类囊体膜多肽SDS-PAGE电泳分析第34页
     ·叶绿体片层结构观察第34页
     ·ROS的活体检测第34-35页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第35页
     ·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量第35页
     ·羰基蛋白含量测定第35-38页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第35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35-36页
       ·半干法蛋白转移第36-37页
       ·封闭及杂交第37-38页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38页
     ·ASA、GSH含量测定方法第38-3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39-43页
     ·PCR引物第39-40页
     ·RT-PCR检测捕光色素复合体基因的表达第40-41页
     ·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RNA第41页
     ·甲醛变性胶电泳第41-42页
       ·配制 1.2%的甲醛变性胶(250mL)第41-42页
       ·样品准备第42页
       ·电泳第42页
       ·照相第42页
     ·合成反转录cDNA第一链第42-43页
     ·cDNA纯化第43页
   ·统计分析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65页
   ·大田干旱条件下tasg1 与WT开花灌浆期滞绿表型及相关参数分析第44-48页
     ·大田土壤含水量第44页
     ·tasg1 与WT田间表型比较第44-45页
     ·开花灌浆期tasg1 与WT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第45-46页
     ·开花灌浆期tasg1 与WT旗叶光合速率及其相关参数变化第46-47页
     ·tasg1 与WT田间产量第47页
     ·tasg1 滞绿性状遗传率第47-48页
   ·大田干旱条件下tasg1 与WT开花灌浆期旗叶类囊体蛋白稳定性比较第48-55页
     ·tasg1 与WT的Hill反应活力比较第48-49页
     ·tasg1 与WT类囊体膜功能蛋白稳定性比较第49-51页
     ·tasg1 与WT类囊体膜蛋白种类和丰度比较第51-52页
     ·干旱胁迫对tasg1 与WT叶片叶绿体和类囊体膜超微结构的影响第52-53页
     ·tasg1 与WT捕光色素复合体LHCII和LHCI的部分基因表达比较第53-55页
   ·干旱条件下tasg1 与WT叶片抗氧化能力分析第55-65页
     ·干旱胁迫对tasg1 与WT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大田干旱对tasg1 与WT旗叶丙二醛含量和离子渗漏的影响第57-58页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tasg1 与WT的羰基化蛋白质第58-59页
     ·田间tasg1 与WT旗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第59-60页
     ·大田干旱对tasg1 与WT旗叶抗氧化物质AsA-GSH循环组分的影响第60-61页
     ·大田干旱对tasg1 与WT旗叶中AsA-GSH循环酶活性的影响第61-63页
     ·大田干旱条件下tasg1 与WT旗叶中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第63-65页
4 讨论第65-72页
5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F-box蛋白基因TaFBA1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不同保绿类型玉米叶片光合特性与蛋白质组差异及氮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