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高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 第9-12页 |
·高温热辐射对物和环境的危害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有害因素协同作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Airpak 软件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2 冷床热环境的 Airpak 模拟基础及模型验证 | 第16-31页 |
·Airpak 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偏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第16页 |
·控制方程 | 第16-17页 |
·湍流模型 | 第17-19页 |
·辐射模型 | 第19页 |
·模型的数据基础 | 第19-23页 |
·轧钢工艺流程 | 第19-21页 |
·螺纹钢的传热分析 | 第21-23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23-27页 |
·物理模型的简化 | 第23-26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26页 |
·离散参数的设定 | 第26页 |
·热源的处理 | 第26-27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7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 基于高温和噪声协同作用的职业危害综合评价 | 第31-42页 |
·冷床作业点的工作环境特点 | 第31-32页 |
·基于高温与噪声协同作用的职业危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2-37页 |
·冷床作业点的职业危害综合评价 | 第37-42页 |
4 设置挡板对冷床高温热辐射控制效果探究 | 第42-50页 |
·模拟工况的设置 | 第4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对工况三中的作业点进行职业危害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两次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