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钌配合物光诱导异构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4-20页 |
·光诱导钌配合物的几何异构 | 第15-17页 |
·光诱导钌配合物的连接异构 | 第17-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贡献 | 第20-21页 |
第二章 [Ru(OAc)(2CQN)_2NO]异构体的合成和表征 | 第21-30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第21-24页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介绍 | 第22-24页 |
·异构体[Ru(OAc)(2CQN)_2NO]的合成 | 第24-26页 |
·cis-1[Ru(OAc)(2CQN)_2NO]的合成 | 第25页 |
·cis-2[Ru(OAc)(2CQN)_2NO]的合成 | 第25-26页 |
·配合物的表征 | 第26-29页 |
·钌配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26-27页 |
·配合物的核磁表征 | 第27-28页 |
·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Ru(OAc)(2CQN)_2NO]异构体的光异构反应机理 | 第30-47页 |
·引言 | 第30页 |
·光诱导[Ru(OAc)(2CQN)_2NO]的光异构反应 | 第30-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光诱导的异构反应 | 第32-33页 |
·光异构反应的~1H NMR图谱 | 第33-37页 |
·光异构反应速率的测定 | 第37-44页 |
·反应速率测定方法 | 第37-42页 |
·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 第42-44页 |
·光异构反应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44-46页 |
·量子产率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量子产率计算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Ru(OAc)(2CQN)_2NO]异构体的波谱解析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页 |
·Gaussian计算理论 | 第47-48页 |
·异构体几何构型优化 | 第48-50页 |
·几何构型优化理论 | 第48-49页 |
·几何构型优化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页 |
·分子轨道贡献 | 第50-53页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50-51页 |
·原子轨道贡献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电子吸收光谱 | 第53-56页 |
·电子吸收光谱计算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振动光谱 | 第56-58页 |
·振动光谱计算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核磁共振谱 | 第58-62页 |
·核磁共振谱计算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