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手性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概述 | 第10-11页 |
| ·不饱和酮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2,3-蒎二酮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手性吡嗪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设想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3-亚甲基诺蒎酮的合成 | 第18-28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8-20页 |
| ·主要原料、试剂 | 第18页 |
| ·原料诺蒎酮的合成 | 第18-19页 |
| ·3-亚甲基诺蒎酮的合成 | 第19-20页 |
| ·反应机理 | 第19页 |
| ·合成方法 | 第19页 |
| ·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 ·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7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20-24页 |
| ·产物的物理性质 | 第20页 |
| ·产物的波谱性质 | 第20-24页 |
| ·合成 3-亚甲基诺蒎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 ·溶剂种类及甲醛用量 | 第24页 |
| ·催化剂种类及用量 | 第24-25页 |
|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 第25-26页 |
| ·羟醛缩合最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2,3-蒎二酮的合成 | 第28-39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29页 |
| ·主要原料、试剂 | 第28页 |
| ·2.3-蒎二酮的合成 | 第28页 |
| ·计算方法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29-36页 |
| ·产物的物理性质 | 第29页 |
| ·产物的波谱特性 | 第29-36页 |
| ·合成 2,3-蒎二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 ·溶剂种类及用量 | 第36页 |
| ·氧化剂的用量 | 第36-37页 |
|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 第37页 |
| ·氧化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亚胺 Schiff 碱的合成 | 第39-52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9-42页 |
| ·主要原料、试剂 | 第39页 |
| ·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 ·合成方法 | 第40-41页 |
| ·2,3,5,6,7,8-六氢-6,6-二甲基-5,7-桥亚甲基喹喔啉的合成 | 第40-41页 |
| ·1,2,3,4-四氢-2,2-二甲基-1,3-桥亚甲基吩嗪的合成 | 第41页 |
| ·1,2,3,4,5,6,7,8, 8 ,10 -十氢-2,2-二甲基-1,3-桥亚甲基吩嗪的合成 | 第41页 |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 ·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42-50页 |
| ·产物的物理性质 | 第42页 |
| ·产物的波谱性质 | 第42-50页 |
| ·合成亚胺 Schiff 碱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手性吡嗪系化合物的合成 | 第52-62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2-54页 |
| ·主要原料、试剂 | 第52页 |
| ·合成方法 | 第52-53页 |
| ·5,6,7,8-四氢-6,6-二甲基-5,7-桥亚甲基喹喔啉的合成 | 第53页 |
| ·1,2,3,4,5,6,7,8-八氢-2,2-二甲基-1,3-桥亚甲基吩嗪的合成 | 第53页 |
| ·计算方法 | 第53页 |
| ·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54-60页 |
| ·产物的物理性质 | 第54页 |
| ·产物的波谱性质 | 第54-60页 |
| ·合成吡嗪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 ·不同溶剂对合成吡嗪系化合物反应的筛选 | 第60页 |
| ·脱氢剂种类对吡嗪系化合物选择性的筛选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试验 | 第62-66页 |
| ·抑菌活性试验 | 第62-64页 |
| ·供试材料、设备及菌种 | 第62-63页 |
| ·供试材料及主要设备 | 第62页 |
| ·供试菌种 | 第62-63页 |
| ·试验方法 | 第63-64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63页 |
| ·供试菌种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63页 |
|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 ·抑菌活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