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间集资案件刑民诉讼立案冲突与程序规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序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民间集资案件立案冲突现状与问题第11-24页
 第一节 民间集资案件概述第11-19页
  一、民间集资案件类型和特点第11-15页
  二、民间集资刑民交叉及其立案冲突司法处理方式第15-19页
 第二节 民间集资案件立案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第19-21页
  一、民间集资案件刑事立案难第19-20页
  二、借用“先刑后民”原则推诿民事立案第20页
  三、滥用“先刑后民”原则插手民事纠纷第20-21页
 第三节 民间集资案件立案冲突现状评析第21-24页
  一、立法冲突导致司法冲突第21-22页
  二、“重刑轻民”司法模式的彰显第22页
  三、现行国家权力体制及机制导致司法应对能力不足第22-23页
  四、基层人民法院负荷过重第23页
  五、经济政策与现况等非法律因素对司法的影响第23-24页
第二章 先刑后民原则程序法理与司法适用第24-31页
 第一节 先刑后民原则程序法理第24-28页
  一、先刑后民原则的法律渊源第24-26页
  二、“先刑后民”的理论依据第26-28页
  三、先刑后民原则的程序价值第28页
 第二节 先刑后民原则适用困惑与问题第28-31页
  一、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被淡化第28-30页
  二、“先刑后民”处置方式执行难第30页
  三、先刑后民绝对化悖离刑法谦抑原则第30-31页
第三章 化解民间集资案件立案冲突思路和设想第31-40页
 第一节 化解原则与指导思想第31-33页
  一、坚持刑法的二次性评价原则第31-32页
  二、兼顾公平和效率程序优化原则第32页
  三、最大程度保护被害人合法利益第32-33页
 第二节 “先刑后民”原则适用的完善和创新第33-36页
  一、明确“先刑后民”原则的定位第33-34页
  二、强化“先刑后民”适用基础第34-35页
  三、灵活适用“先刑后民”,允许有突破第35-36页
 第三节 健全化解冲突的诉讼机制第36-40页
  一、破除传统“重刑轻民”思想的影响,树立权利本位理念第36-37页
  二、依法积极应对民间集资案件的民事立案和刑事立案第37页
  三、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统一集资案件立案冲突司法处理方式第37-38页
  四、强化对虚假诉讼法律后果的释明第38页
  五、规范移送程序,妥善处理涉刑案件的移送第38-39页
  六、及时做好受害人的情绪安抚工作第39页
  七、正确处理与党委和政府的关系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瑕疵证据的补正与合理解释
下一篇:民间借款合同纠纷的要件事实诉讼方法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