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对国内外目前研究状况的综合评述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的公务卡制度 | 第15-25页 |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 | 第15-16页 |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账户的构成与作用 | 第15-16页 |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的信息管理 | 第16页 |
·我国的公务卡制度 | 第16-20页 |
·总体思路 | 第16-17页 |
·基本原则 | 第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特点与属性 | 第19-20页 |
·各方的责任 | 第20页 |
·我国公务卡总体发展情况 | 第20-24页 |
·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我国公务卡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黑龙江省银行卡发展状况 | 第25-27页 |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情况 | 第27-29页 |
·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总体情况 | 第27页 |
·公务卡在财政预算单位的具体推行情况 | 第27-29页 |
·现行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部分预算单位很少使用公务卡 | 第29-30页 |
·部分预算单位公务卡没有用于公务活动 | 第30页 |
·预算单位公务卡应用范围有局限性 | 第30-31页 |
·预算各单位普遍拥有自有资金账户 | 第31-32页 |
·使用公务卡结算产生的新违规现象 | 第32页 |
·增加了财务部门结算工作量 | 第32页 |
·受理市场秩序尚需进一步治理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中的难点与障碍 | 第34-43页 |
·财政预算单位人员刷卡消费观念较弱 | 第34-35页 |
·财政部门的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35-36页 |
·难以收集和处理公务卡信息 | 第35页 |
·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国库管理 | 第35-36页 |
·银联公司在改革中的支持力度还没有到位 | 第36-40页 |
·对公务卡消费信息反馈速度较慢 | 第36页 |
·公务卡受理环境不完善 | 第36-40页 |
·代理银行的服务尚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 | 第40页 |
·代理银行的选择缺乏竞争机制 | 第40页 |
·代理银行的服务有待提高 | 第40页 |
·应用平台更新滞后 | 第40-41页 |
·推广公务卡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办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推进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 | 第43-48页 |
·推进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建议 | 第43-45页 |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 第43-44页 |
·开通公务卡官方网站 | 第44页 |
·加强资金的内部管理与风险管理 | 第44页 |
·及时升级管理软件 | 第44-45页 |
·提升代理银行的服务水准 | 第45页 |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 第45-47页 |
·加强组织的领导 | 第46页 |
·增强舆论宣传力度 | 第46页 |
·定期开展业务技能的培训 | 第46页 |
·保障监督机制的运行 | 第46-47页 |
·完善改革的配套建设 | 第47页 |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远景展望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